李如松魂不守舍的坐著,腦子裡亂七八糟的也不知在想什麼。
殺人這種事李大將也幹過,但一言不合就殺友邦使節,還是有點太過於震撼了。
“李老兄?李提督?李如松!”林經略連續喊了好幾聲,才把李如松“喚醒”。
李如松抬起頭來,下意識的說了句:“何事?”
林泰來還沒想好從哪說起,就順口問道:“遼東薊鎮調兵歸你統領,現在可出動兵馬有多少?”
李如松答道:“三萬有餘,隨時可以出兵。”
林經略便感覺,這仗比歷史上富裕多了。
在歷史上,由李如松為主將,率領入朝的這波兵力實際大概在三萬四千人左右。
而現在只李如松這邊就有三萬餘人,還有麻貴的宣大軍、董一元的延綏三邊軍,加起來已經有六萬了。
當然,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就是,後勤壓力也倍增。
明軍戰鬥力沒問題,但在朝鮮帶著豬隊友作戰,後勤一直是個拖後腿的大問題。
不過讓林經略一直最焦慮的後勤問題,跟李如松說不著,李如松也解決不了。
故而林經略又想起另一個問題:“我讓你先赴遼東,所辦的事情如何了?”
李如松反問道:“指的是哪件?”
不是李大將糊塗,而是林泰來先前交待了很多事情,一時不知道這回提起的是哪個。
於是林泰來隨便說了一件:“命你打造楯車,已經有多少輛了?”
楯車就是在原本歷史時空裡,女直人所善用的一種攻城器械。
其結構並不複雜,就是在雙輪車上豎立起巨大的木牌,形似可移動的巨盾,木牌厚度可達二到五寸,並且還要包上鐵皮和牛皮。
每輛楯車可以遮蔽二三十人,對大小磚石、火柴、輕型火器都有很好的防禦功能,在攻城戰中用處非常大。
林泰來想起了歷史上的後金用楯車攻城效果不錯,就想著拿來借鑑。
李如松想了想後,回答說:“到目前已經打造了三四十輛楯車”
林泰來語氣有點嚴厲,不滿的說:“怎麼才這麼點?還是說,你們李家人在遼東的能量也就這麼回事?”
李如松連忙叫屈說:“絕非督造不力!而是你所說的楯車要用到大量巨木和牛皮,這些可都是不容易蒐集的東西!”
林泰來便指示說:“第一,如今朝鮮國城池都被倭兵所據,進入鮮境後首先要面臨的就是攻城,至少要先將平壤奪下。
第二,倭兵非常喜歡築壘而守,而且是隨時隨地的築壘,然後利用火槍防守。
所以無論攻城,還是與倭兵對戰,楯車用處極大,很剋制倭兵戰法,至少可以減輕我軍傷亡!”
李如松答道:“盡力督造就是。”
林經略還是怕李如松不重視,又強調道:“你們遼東薊鎮都習慣了與北虜衝突,但從現在開始,你要將面對北虜的戰法都暫時放下!
倭兵與北虜是截然不同的敵軍,如果你仍然習慣性的自恃鐵騎勇猛,輕視器械,是要吃大虧的!”
李如松不想聽訓,岔開話題問道:“伱從哪裡得來的楯車樣式?”
林泰來忽然詭異的笑了笑:“說起你可能不信,我是建州女直人那裡學來的。
聽說早在萬曆十二年,建州女直就開始使用尚不成熟的楯車,然後一直在改良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