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官帶著廷推結果,悠哉遊哉的走了,一點鄭重神色都沒有,彷彿就像是出來逛了一圈廟會。
雖然廷推結果看起來很不靠譜,皇帝根本不會批准,今天就像是白費精力做了無用功,但王天官似乎仍然沒有當回事。
陸光祖盯著王天官的背影,此時他終於想通了,他和王天官這主要對家有本質上的區別。
他是想要在廷推上做成事情的,他要往內閣裡塞人,他想要剝奪趙志皋的首輔,他想要噁心林泰來。
而王天官就沒有什麼具體目標,把廷推攪黃了也無所謂。
一般廷推結果多少也要考慮到天子是否會批准,哪會像王天官這樣,一門心思就是奔著搞砸去的。
這就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而後參加廷推的其他人也慢慢琢磨明白了,為什麼會出現“陸光祖第一、林泰來第二”這種結果。
很明顯,林黨這邊的鐵票肯定全部投了陸光祖和林泰來,非常集中統一,兩人都是保底七票左右。
除此之外,陸光祖再有幾張清流黨人票數和幾張散票,就能有十五票;林泰來再來幾張散票,就有十一票。
與此同時,清流黨人這邊的鐵票,面對許國、沈鯉、陸光祖三個選項,在各自獨立寫票的情況下,即便是鐵票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分散。
最後三人各自只有幾張來自清流黨人的鐵票,但陸光祖這邊還有林黨鐵票的“助攻”,所以能脫穎而出。
至於清流黨人預定力推的許國、條件過硬的大佬沈鯉,只有隨緣的散票的前提下,票數肯定無法超過陸光祖和林泰來。
想至此處,眾人不禁紛紛感慨,文壇老盟主的選舉功力恐怖如斯,僅憑操縱程式就達到目的。
近三十年來,文壇每隔十來年就評選一次“五子”,老盟主的選舉經驗真不是白刷的。
當日王天官便將結果奏報進了宮中,到此王天官今年的工作告一段落,可以安心準備過年了。
第二天日上三竿時,司禮監掌印太監張誠抱著奏疏,在翊坤宮前廊裡等待。
宿醉的萬曆皇帝從鄭貴妃身上爬起來後,聽說張誠在等候,便召了進來。
張誠也沒兜圈子,直接奏報說:“先前對陸光祖之奏疏有御批,著部院大臣廷推閣臣二人,昨日傍晚吏部已經將結果進奏。”
兩個內閣大學士人選當然是朝廷大事,而且也只能由皇帝來做出最後決定,所以張誠不得不來打擾皇帝。
萬曆皇帝飲了幾口湯,好奇的問道:“推舉了何人?”
張誠答道:“左都御史陸光祖和林泰來。”
萬曆皇帝愕然,是自己起猛了幻聽了,還是張誠口誤了?
張誠重複了一遍說:“是陸光祖和林泰來。”
萬曆皇帝回過神來後,脫口而出道:“這不是胡鬧麼!”
你陸光祖先前上躥下跳的強烈要求公平公正公開的廷推閣臣,還喊著不要私相授受,阻止他這皇帝直接欽點。
結果吵吵鬧鬧的推了半天,就是推你陸光祖入閣?
還有另一個結果是什麼鬼?推舉才二十幾歲的林泰來入閣,還能更胡鬧麼?
張誠提出了批覆意見說:“將廷推結果否了,然後將所有參加廷推大臣全部罰俸?”
萬曆皇帝卻冷哼一聲道:“這個結果可以批准!”
在整個朝廷裡,只有一個人可以隨意胡鬧,那就是他這個大明天子!不允許還有比他更胡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