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漢郡,綿竹關。
綿竹關位於鹿頭山上,此處兩邊險峰峻嶺林立,僅有一條寬約十來步的小道可以通行。
鹿頭山東麓抵紋江,西麓觸綿陽江與綿縣隔水相望,羅紋江水蟠於東,綿遠河西繞;東之流下注涪水,西之水環平原聚為沱江。
緣此,逶迤綿綿的山嶺因兩側江河流向各異而被古代朝廷定為東、西兩川的分界,獨特的區位又使它成為蜀都北部的門戶咽喉,是為兵家必爭之地。
歷史上,當年隨劉備入川的軍師鳳雛龐統,也是在從此處前往雒城的途中戰死。
魏延就是循涪水而來的,此時,他們五千人馬藏在山林中超過兩個多月了。
兩個多月的山林生活,對於趙雲的飛鷹軍來說,並不算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不過對於其他普通部隊來說,就不是那麼好受的了,光是糧草補給一項,就能將一支部隊給拖跨。
好在,這支部隊是由蠻人組成,他們世代生活于山林之中,對於山林,他們天生就有一種親切感,糧草補給的事情自然難不倒他們。
只是,躲在山林中近三個月都無所事事,到是把魏延給憋得夠嗆。
“將軍,有動靜啦!”
這一天,當鬱悶的魏延又在拿著一顆老樹出氣時,負責打探訊息的斥侯營校尉顧承跑了過來。
“怎麼,蜀軍出來了?”
魏延停下了手中的動作,以刀拄地,向顧承問道。
“剛才有弟兄回來向我彙報,有一隊蜀軍,大約有五千人之數,正在從綿竹關能過,向涪縣去了!”
“真的?走,一起去看看!”
終於聽到了蜀軍有動靜了,魏延頓時來了精神。
綿竹關,正從這裡能過的,是劉璝的部隊,他是作為前軍趕去涪縣阻擊黃忠部的。
關城上,來回巡視的蜀軍密切的注視著兩邊的動靜。
自從前些日子傳出,揚州軍要去攻打成都後,守將高沛便加強了關城的守衛。
只是他所不知道的是,在自己附近的山頭上,此時正有一支揚州軍對他虎視眈眈。
魏延這所以會出現在這裡,完全是他自己腦子發熱的自作主張,連劉楓都不知道,更何況是蜀軍的將領,以怎麼可能會想到,竟然有這麼大膽的人,明目張膽的跑到了他們的鼻子底下!
當然,這也與黃忠在葭萌關大肆練兵有關,正是因為他的高調練兵行為,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而對於本就是一路翻山越嶺而來的揚州這支蠻人為主的部隊,自然沒有人會去注意。
“將軍,後面又有部隊過來啦,不過他們的行動有些古怪,不像是要從綿竹過能過,到是看到他們的前頭部隊向我們這個山頭過來了。”
魏延正帶著幾名將領注視著山下向著北邊蜿蜒而行的劉璝部時,有斥侯過來彙報道。
“往這來了?”
魏延聽完一陣錯愕,他們不是要去涪縣的嗎,怎麼跑到這山上來了,難道是自己被他們發現了?
仔細一想又覺得不可能。
若自己真的被他們發現了,不可能到現在才過來!
“好傢伙,這群蜀兵的胃口還真大啊,竟然想用誘敵之計,想要全殲黃忠將軍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