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出手便是全力以赴,絲毫沒有留手的打算。
太史慈自然不會虛他,自十幾歲起就隨劉楓四處征戰,至令都快有十來年了,什麼樣的對手沒碰到過,一個毛頭小子自然還不能讓他有什麼壓力。
右手戟攔住槍頭往外一挍,左手戟朝著孫策的手腕削了過去。
孫策到也了得,見一招沒有得手,槍頭倒轉,用槍錘著來戟砸偏了出去。
兜轉馬頭,復又殺在了一起。
兩人都是武藝高強之輩。
十八歲的孫策血氣方剛,攻擊如同暴風驟雨般的狂暴。
可對上二十七歲的太史慈,卻守得密不透風,潑水不進,其間不時的反擊,也會令得孫策的攻擊受阻,不得不回撤自救。
一時間,兩人打得旗鼓相當,誰也奈何不了誰。
雙方將士見識到這場龍爭虎鬥,戰鼓聲與吶喊聲交織成一片,震徹雲霄,全都看得熱血沸騰,仿若交戰的是自己一般。
同時,對於孫策的武藝,世人也有了一個重新的認識,太史慈可是成名已久的戰將,在揚州眾多的大將裡面,也是有數的存在,要不然的話,劉楓又豈會讓他獨領一支精銳,常鎮皖縣?
孫策能夠跟他戰得有來有往,不分上下,的確是勇不可擋。
當然,這是大多數普通士卒的看法。
而對於那些本就不弱的武將來說,如程普黃蓋等人,見場中二人的戰況膠著,心中不免得焦急了起來。
場面上,看似孫策一直是在主動攻擊的一方,可誰都知道,所謂的攻不可久,持不可守,長時間的狂猛攻擊,對體力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孫策才十八歲,剛成年,在體力和耐力上,又怎麼能夠與身體素質已近嘉境的太史慈相比?
看場上的戰鬥就知道啦,就算以孫策這麼猛烈的硬碰硬式的狂暴攻擊,卻依然沒有對太史慈造成絲毫的影響,依舊是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就知道,孫策落敗是遲早的事。
當然,這並不是說孫策的武藝不如太史慈,只能說孫策還是太年輕了一些,他想要成為一員真正的沙場悍將,還有許多的路要走。
“將軍,不能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伯符就要落敗了,一旦他落敗,對我軍計程車氣將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還請將軍鳴金收兵,將他召回來吧!”
轉眼間一百餘合過去了,孫策的進攻節奏也漸漸的緩了下來,與之相反的是,太史慈的反擊卻頻繁了起來,兩人間的攻守之勢正在開始慢慢的反轉。
看到這個情況,黃蓋再也忍不住了,來到主將橋蕤身旁,向他進言道,態度懇切。
場中的戰鬥,橋蕤也是看在眼裡,對於孫策的表現,他也是非常滿意的。
自己手下能有這樣一個能打的猛將在,對於自己來說,就是一個莫大的保障,自然不能讓他有所損傷,這樣做就太過不划算了些。
所以,當黃蓋來向他請情時,他也沒有再作猶豫,當即命令鳴金收兵,將孫策召了回來。
雖然沒能將太史慈擊敗是個遺憾,不過能打到現在這個程度,效果也是十分明顯的,至少,部隊計程車氣就高漲了不少。
打了大半天,雖然太史慈看起來還是一副風淡雲輕的樣子,可體力上也著實消耗了不少,雖然已經開始佔據上風,不過要想徹底將孫策擊敗,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事情。
既然對方已經鳴金收兵,便也沒有再作糾纏,任由他退了回去。
今天一戰,讓他對這個江東猛虎之子孫策,有了個重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