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未將慚愧,未能將敵將孫策擊退,請主公責罰!”
揚州軍大營,太史慈單膝跪在地上,向劉楓請罪道。
劉楓也是才剛剛到達居巢大營的,此時離太史慈與孫策的一戰已經過去兩天了。
由於孫策未能戰下太史慈,橋蕤無奈收兵回營,而只隔了一天,劉異的兩萬增援部隊也便到達了居巢,與太史慈合兵一處,兵力一下便達到了三萬人。
這與橋蕤的五萬大軍相比,差距已經明顯的縮水太多了。
加上兩軍的裝備、訓練情況,兩相疊加,橋蕤已經沒有了優勢可言,無奈之下,只得撤兵回了舒縣,同時去信向袁術彙報了這邊的戰事。
“子義應對得當,何罪之有?”
劉楓將太史慈扶了起來,接著說道:
“亂世之中,英雄豪傑之輩多如牛毛,一次失利又算得了什麼?
何況,子義也並沒有失利,只不過是沒有盡全功罷啦!”
“謝主公寬佑!”
太史慈藉著劉楓扶起的手,站了起來。
“不過還真沒想到,孫堅雖然死了,不過他的兒子還真是不差,就算跟他父親孫堅比起來,也不逞多讓,真是後生可謂啊!”
想到先前與孫策的一戰,太史慈頗為感慨,雖然自己最後佔了上風,憑的還是自己豐富的實戰經驗,可要想真正將他擊敗,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還是一個初出毛廬的小子,要是讓他再多歷練幾年,自己還能不能壓制得住他,就得兩說了。
“這個孫策,打小就有小霸王之稱,以有一個武藝商強的父親教導,其本身也是天賦異稟,有此成就也就不覺得稀奇啦!
子義也不用妄自菲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機遇,以子義的本事,到也不用去虛他!”
對於孫策的本事,劉楓自不會去懷疑,歷史上的小霸王在全盛之時,也沒能拿下太史慈,更何況,現在的太史慈所得到的機遇,絲毫不比歷史上的那個差。
“以子義來看,袁術的兵卒與我們的部隊比起來,有何差距?”
孫策雖然厲害,可單靠他一個還翻不出什麼大浪來,只要以後稍微關注一下,別讓他想到自己這邊來搗亂就行了。
現在的問題是袁術南下,將袁術逼回去才是目前的主要目的,而雙方的軍隊的戰鬥力,才是最為關鍵的。
“雖然我們還沒有真正的與袁術軍交戰,不過他們計程車卒裡面,從南陽過來的老兵確實不少,這些人,都是經歷過戰爭的,實力想必不會弱。
現在,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優勢,應該就在裝備上面,這是他們無法要我們相比的。
而我們所欠缺的,就是實戰的經驗可能沒有他們多吧。”
太史慈想了想,這才回答道。
對於太史慈的回答,劉楓沒有作出評價。
雖然這些年來,揚州軍參與的戰爭並不少,不過,所出動的兵力卻並不多,這幾年來,由於兵力的擴張,那些曾經上過戰場的戰兵,也都稀釋到各部隊去了,
這樣一算下來,也確實是實戰經難少了些。
“大家都下去準備一下,明天大軍向舒縣進發,先將橋蕤趕出舒縣去”
稍著思索後,劉楓便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