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基因狂徒> 第287章 西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87章 西晉 (1 / 2)

在天竺,人們會把恆河猴當作猴神哈努曼的化身,尊敬,並供養它們。

但是當地的生態學研究員卻認為,猴子的行為問題都是這麼慣出來的。

“一開始是人們餵養猴子,現在是猴子期望人們餵養它們,所以一旦人們不餵養猴子,它們就會變得暴躁。”

猴子威脅的增長也跟種群數量有關。

隨著城市化的擴張,失去森林的猴子被迫進入城鎮打拼。

以往在野外,猴子們每天需要花費1014個小時來尋找食物,現在只需要10分鐘,因為城市裡到處都是唾手可得的食物,隨便翻個垃圾堆都能解決一天的口糧。

這些在搜尋食物方面省下的時間和精力,都被猴子用在了繁殖上。

天竺官方清醒地意識到,不太可能勸導猴子們少生優生,所以,他們決定以猴制猴。

2022年,官方僱傭了體型更大的葉猴,在國會大廈周圍以壯猴驅逐弱猴。

但這個計劃實施不久就被國家環境部門制止,因為葉猴被列為瀕危動物。

隨後官方又轉換思路,僱傭了40位年輕人,偽裝成葉猴,模仿葉猴聲音,讓國會大廈周圍的恆河猴以為,葉猴仍在那裡。

喜馬偕爾邦則學習了其他地區成功的猴子絕育計劃,投資了鉅款,在邦內建立了8個猴子絕育中心,每個中心平均每天結紮45只猴子。

為了保證猴源充足,官方還發出了每隻的猴子500盧布的懸賞,吸引城市中的貧民區捉猴子,既解決就業,又解決猴子搗亂問題。

然而絕育舉措並沒有什麼用處,猴子暴力事件,並沒有減少,因為能在城市裡肆無忌憚搞破壞的是精力旺盛膽大包天的雄猴,母猴都躲在暗處,雖然製造了不少太監猴,但只要有一隻雄猴存在,還是能製造一個種群出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天竺野生動物研究所正致力於透過食物給母猴提供口服避孕藥,這些天竺神藥將保證母猴三年不受孕,但是效果還是不明顯。

“也許開放醫學研究禁令,或者將猴子出口到其他國家,才是不錯的選擇。”

一個負責解決此事的天竺官員如是說。

李嵐算是徹底服了,“所以穿越隊伍,就我們三個人加一個猴子嗎?”

楊平凡道:“還得來個特種兵,這才叫完整,老郭和老吳都有事忙,我打算把東來也帶上。”

西晉(公元265年—公元316年),是由魏國司馬氏建立起來的王朝,它以其強大的軍事力量統一了當時還處於分裂之中的中華大地,但由於統治階級的內部矛盾以及各種破壞根基的騷操作,在很短的時間內,西晉王朝便分崩瓦解,使中國又恢復到原來的分裂狀態。

三國時期,司馬懿作為曹操的軍師與吳、蜀交戰,因其卓越的軍事政治指揮才能,連續輔佐曹丕、曹叡、曹芳三帝,特有的隱忍和野心,在高平陵政變中,除掉魏國宗室,託孤重臣曹爽之後,成為魏國的實權人物。

魏嘉平三年司馬懿卒,其子司馬師、司馬昭先後掌權,將曹氏徹底架空。

司馬昭權勢極大,接位後自封為晉王,封其子司馬炎為世子,開始準備取魏而代之。

公元二六五年,司馬昭卒,其子司馬炎廢魏帝曹奐,改國號為晉,都於洛陽,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的西晉王朝,司馬炎是為晉武帝。

司馬炎即位之時,三國之中的吳國還未被平定,故而武帝登基後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平定東吳統一全國。

公元二八零年,晉軍南下進攻建業,吳主孫皓出城請降,至此,魏、蜀、吳相繼滅亡,中國出現了暫時的統一。

在完成統一大業之後,武帝分封十餘有功同姓為王,又對晉朝的官制、兵制、法制等一系列政治制度進行了調整,但由於晉臣多為前朝的名門望族,故而他們提出的政治改革措施多以保障其自身利益為主,其中大部分並不適應當時晉的實際社會狀況,所以晉朝初年的經濟並未有太大發展。

太熙元年,晉武帝司馬炎病故,由次子惠帝司馬衷繼位。

晉惠帝本是愚痴之人,並不能治理國家,以至於朝中大權盡落於皇后賈南風之手。

司馬氏諸王不滿於朝中賈氏專權,紛紛想殺賈氏而獨掌大權,於是便發生了晉朝歷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