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穿越測試失敗,用時50個小時,失敗原因:沒有軍事指揮技巧,死於戰陣之中。”
張小銘從模糊中醒來,發現自己不知怎麼搞的竟然活下來了,原來仗打贏了,他還分到了四畝地,因為敵國農民死的死逃的逃,地都沒人種了。
卻沒想自己分到了最差最偏僻的長滿灌木雜樹的深山老林的邊緣,因為他無親無故又沒關係,上好的水澆田都被別人搶了。
愣愣看著眼前的荒地,張小銘腦子裡那些農業知識竟然沒法用上,他不會砍樹,不會燒荒,不會從頭開始把一片山林野地開成農田,更不會灌溉,不會修造農村土廁所化糞池積攢肥料。
不會搭房子,不會燒磚瓦,不會架屋樑,不會夯土為牆,不會用木頭做窗框,造好了房子不曉得在房子周圍挖排水溝,一下雨水都淹他好不容易堆起來的家裡去了。
不會土法造紙貼窗戶紙,不會壘炕,不會壘灶臺,不會壘煙囪,不會編席子,不會織漁網不會用麻和棉製作成線,也不會用紡車和織機紡織,不會縫衣服,甚至不會打草鞋,他還會驚訝的發現黃河和一些別的河流多次改道改的都不知道在哪。
張小銘在現代認識的絕大部份蔬菜水果糧食種類在古代都沒有,南瓜辣椒梨子土豆玉米番茄蘋果香蕉等等都也沒有,本時空人們主要吃的糧食蔬菜水果又小又癟他都不認識。
四下一看,小麥水稻長得那個慘呦,張小銘本來以為他會用遺傳 學知識當一回袁隆平,一舉解決天下飢餓問題,從而開創一片基業。結果,發現還是有運氣的成分,有的關鍵品種死活找不到,而且到處是原始山林沒橋沒路,想走出去探索都很有難度,他想犁地,牛在前面走,他在後面不會扶犁,在田間的翻起的泥裡氣喘吁吁地努力跟上牛,一不留神摔 倒,啃了一嘴泥,爬起來發現追不上牛了。
“第三次穿越測試失敗,用時27天,失敗原因,無法解決糧食問題飢餓而死。”
張小銘成為一個軍器所工匠,他知道黑火、藥的配方是一硫二硝三木炭這個口訣,但他就是做不出來黑火、藥,因為當地做煙花的人笑著告訴他,是一斤比二兩比三兩,因為缺乏原材料,更別說製作炸藥和無煙火藥了,他知道諸葛弩拋石機威力很大但是也不會做。
為了活下去,只會晚上睡覺前用黃豆綠豆扔水裡,第二天起來去賣豆芽賺幾個錢,他會唱很多歌曲,去賣唱也能活下去。
張小銘成為山區一個村子的村長,他不知道水車該搭設在哪個位置,他不會製作水車,他不會做木工,在沒 有釘子完全靠榫卯的情況下,連做個小板凳都發現不是那麼簡單。
為了防止土匪襲擊,他想做個簡易的盾牌保護自己,發現木板很好做,但是怎樣在盾牌上安裝把手,古裝電視完全沒教過。
找鄉間鐵匠買了一把生鐵單刀片子保護自己,但是卻發現連往刀把上纏繞防滑布片的方法穿越必備裡都沒提過。
張小銘用小刀削了一張弓,但是不懂選材,選的木料的心是不直的,他也不會安裝弓弦,用小刀削了幾支箭不會安裝尾羽。
好不容易做好弓箭,卻不曉得射箭要戴扳指,只試射了兩箭手指就被弓弦割傷了,古裝劇裡可不是這樣的啊。
張小銘受傷之後找不到乾淨的紗布包紮,他想買點酒消毒,買來發現都是低度的渾濁甜米酒沒有抗生素,沒有輸血,遭遇衛生條件落後,身體又被現代藥物嬌慣的對抗不了他完全沒免疫力的古代變異前的細菌病毒引起感染。
張小銘知道南美洲有高產的土豆玉米,他知道七大洲四大洋,但是他不懂造海船,不會操作三角帆,不會觀天象天氣,他站在海邊,想起來以前地理課在看課外書,季風洋流和潮汐知識沒好好學,更不會製造和使用六分儀,不會燒製玻璃磨製鏡片製作望遠鏡,連指揮船隊航行到澳洲都做不到,因為那裡暗礁一座座。
第四次測試失敗……
第五次測試失敗……
第六次測試……
張小銘終於航行到新大陸了,準備當一回富蘭克林加愛迪生,他知道電的原理,但他不會製造電池和電線,他知道蒸汽機原理,但是他不會手工製作蒸汽機,他會用木頭製作簡易的腳踏車和滑板,但它們在糟糕的路面上只能當玩具,他懂得汽車火車比馬車效率高,但是他不會做,而且沒有發動機,他會製作比萊特兄弟做的還簡陋的飛機,但是,還是沒有發動機。
張小銘覺得做熱氣球應該簡單的多,但,做能控制的點火裝置他還是不會,他知道滑翔機的原理,但是,他找不到合適的材料 。
移民人數很少,為了和當地的土著人對抗,必須要先進的武器,但他不會打鐵,不知道鑄造大炮的金屬比例,不知道鑄造劍需要的金屬比例和爐溫,不知道哪種武器哪個部位該在水裡淬火,哪個部位該在油裡淬火。
他不知道打製刀具的夾鋼法,不知道怎樣把長矛的矛尖和木杆綁縛結合。 不會用帆船的帆,用槳也笨手笨腳,原地打轉 他不會採礦,也不會製作蠟燭,他不會駕駛戰車,不會馴養牲口,不會騎馬,不會釘馬掌。
他不會吟詩作對,四書五經也知之甚少,他寫的毛筆字歪歪扭扭。 他能推算出當時的皇帝和重臣的名字,但是當時全天下人都知道,他對他穿越過去的縣官州官啥的一無所知,很遺憾他首先要和他們打交道。
他能預測一些大事,裝扮成一個半仙算命大師,於是楊平凡把他丟到五代十國和南北朝這種亂世,但卻發現張小銘不敢在大街上宣揚哪個家族的誰誰馬上要代替當朝皇帝了,所謂盛世的時候他同樣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