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基因狂徒> 第168章貓之往事(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68章貓之往事(上) (1 / 2)

歐美白左橫行,新浪潮思維下孟山公司受到的阻力很小,我們國內的輿論環境……上面的要求是除非能一次性做出像你這樣完美的解鎖基因成果,不然任何人體試驗免談。”

楊平凡不為所動,“想要抽我的血,可以,想要我的精華去搞克隆胚胎,免談。”

李隨風還想再勸告,手環上的提示燈一閃一閃起來,有重要訊息,頓時擺擺手讓楊平凡先離開,自己瀏覽起來。

到了第二天,楊平凡又接到李隨風的電話,要他馬上到會議室開會。

楊平凡趕到的時候發現李東來也在,李隨風見他進來,示意他把門關上,在電腦上點了幾下,整個會議室頓時暗下來,只剩下全息投影畫面。

“今天叫你們過來,是因為我最新收到一個緊急的訊息,需要你們倆出手。這個東西,涉及到一段塵封的往事,所以我要先給你上課科普一下。”

李隨風話音落下,楊平凡和李東來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神裡看出疑惑,不知道李隨風葫蘆裡在賣什麼藥。

“你們應該都知道歐洲中世紀曾經發生過的獵女巫和屠貓運動吧?”

兩人點點頭,“看電影的時候瞭解過,但具體就不知道了。”

李隨風道,“作為一種馴養歷史悠久的寵物,貓咪在人類社會之中的地位,也是幾經沉浮——有時被捧上雲端,尊為頂禮膜拜的神獸,有時卻又墮入地獄,淪為人人喊打的邪魔。

貓兒的地位曾經十分尊貴——在最早馴化家貓的古埃及,古埃及人不但視貓為重要的家庭成員,更視其為滅鼠的專員,以及尼羅河谷倉的優質管理員。

因為貓對穀物囤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古埃及人逐漸把貓給神化了起來,創造出了貓頭人身的貓女神芭斯特,每年春季,古埃及人都會舉行一場盛大的祭祀活動,聚集數十萬人一同歌頌貓女神芭斯特,可以說,那是貓咪在人類社會地位最巔峰的一次了。

而在東方,類似的情況也不少。

早在宋代,貓就從“捕鼠于田間以飽自腹”的下九流地位,一躍而為“睡美人於懷中魚肉食之”的老爺身份,成為權貴和富人們消遣和賞玩的工具。

不僅不用再自己捕食,南宋時期的臨安甚至出現了寵物市場,《鹹淳臨安志》中有記載:“都人畜貓,長毛白色者,名獅貓,蓋不捕鼠,貓徒以觀美。”這種舶來的波斯貓非常貴重,不吃老鼠,只能以“炙豬肝與食,令毛耏潤”。

貓的地位之高,在文人的筆下可見一斑,陸游在寫下名篇“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的當天,也留下了“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這樣的寵貓詩句,哪怕在晚年被罷官後,陸游家境窘迫,飢一頓飽一頓,看到自家主子跟著受苦,還寫了一首詩來表達愧疚之意。

裹鹽迎得小狸奴,盡護山房萬卷書;

慚愧家貧策勳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宋代文人雅士對貓的喜愛,直接傳遞給了明朝。明仁宗那會兒,一介布衣楊士奇靠“靜者蓄威、動者御變”、“樂我皇道、牙爪是司”幾句話,直接一步青雲。

到了1560年,嘉靖皇帝朱厚熜的貓死了,為了紀念這隻名為“霜眉”的貓,嘉靖直接用道教禮儀設壇祭貓,又不顧內閣重臣們“此舉非明君所為”的勸阻,直接用用金棺葬貓。

最後這隻貓埋在了萬壽山北坡,並立了一塊墓碑,碑上赫然印著三個蒼勁的大字:虯龍冢。

金棺厚葬並不足以安慰嘉靖失去摯愛的悲痛,於是他要求大臣們為他的愛貓寫文“薦度超生”,一個叫袁煒的大臣揮筆成章,呈交了一篇文采飛揚的祭文,文中一句“化獅為龍”讓嘉靖大為讚賞,皇帝大手一揮,袁煒的命運也就此開掛:從區區一個禮部學士直線升職為吏部侍郎,沒過多久又升宗伯,加一品,直接入了內閣。其晉升之速,前所未有。

到了萬曆皇帝朱翊鈞,沿襲了明朝皇帝世代的貓奴基因,尤其張居正死後,他更沉湎於酒色和養貓,皇宮裡貓的數量氾濫,遇到年幼的皇子公主就“相遘而爭,相誘而嗥”。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我們的鄰居日本。第一讀書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