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芷若看見兩人親密的神態,也明白了什麼,神色黯然,上前道,“師傅,你們真的要走了麼?”
“是啊,我們身上本來帶有任務,要去上海重建組織,眼下已經耽誤一段時間了。”
李嵐信口胡謅道。
眾人收拾好東西,啟程準備離開,劉元想起共榮診所的姚醫生幫自己治好槍傷,還沒感謝人家呢,提議去一趟,楊平凡說我們幾個上次大鬧朱雀,難保有人還記得我們,還是我去吧,你們先去伏牛山附近等我。
楊平凡帶了個包袱,裡面裝著十幾塊大洋,正準備孤身一人再闖朱雀城,張芷若聽說後,跑過來拉住他的袖子,“師傅,讓我也你去一趟吧。”
楊平凡抬頭看向李嵐,李嵐臉上不在乎,點點頭,心裡卻在暗罵:楊平凡你個鐵憨憨,這可是老祖母輩分級別的人物,要是敢亂來我保證不閹了你。
兩人大搖大擺地進了城,城門口還貼著對當日劫法場諸人的通緝令,只是那畫像實在失真,有跟沒有沒多大區別。
兩人進了城,楊平凡突然想起個事,“芷若,你在城裡下過館子沒?”
“沒有,”張芷若搖搖頭,“我幾次進城都是執行任務,做完就走,再說了,支隊經費有限,我吃不起。”
楊平凡聞言心裡一疼,“今天師傅就帶你去吃好吃的。”
“好啊”張芷若滿臉欣喜。
“我帶你去吃西餐怎麼樣?”
張芷若搖搖頭,“聽說西洋人都吃生的,我吃不慣。”
“那就去客棧吃!”
兩人來到當日朱雀城最好的中式飯店朱雀樓,直接進天字一號包房,店小二奉上選單,還是絲綢包邊毛筆字寫成,字型娟秀,放到基準時空也是一件藝術品了。
楊平凡看也不看,將選單丟到一邊,“把你們店的招牌各來一份,再撿時鮮做幾個,我帶我家妹子吃飯,好生招待了,少不了你們好處。”
說罷排出一枚袁大頭,店小二接了,忙不迭地點頭而去,張芷若第一次來這種奢華場所,有些坐立不安,卻見師傅看著窗外,遠眺朱雀江,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沒過多久,各色菜餚便流水般送上,時局艱難,平時難得有貴客上門,因此掌櫃的親自過來服侍。
滷水素雞,秘製滷醬,本地農家素雞,素雞軟糯、入味,朱雀老饕“素雞勝過雞”的說法,搭配濃郁老滷,滷水汁完全封鎖在素雞裡,甜鹹適中。
黃精燉白鴨,將白鴨斬塊,混入黃精、白茅根、山藥多種藥材,配上伏牛山泉水,用雲南汽鍋齊燉,“火候足時自然美”,蘇軾的話最能概括這道菜的奧義。
清酒鵝肝,鵝肝口感軟糯,浸入了酒香味,清酒恰到好處,讓鵝肝的滋味有更驚豔的提升,又不會奪去鵝肝本身的風味。
砂鍋烹製的豬肝,很適合降溫幾度的日子。
鍋裡放入高溫加熱過鵝卵石,讓鵝卵石的溫度慢慢烹熟豬肝,上到桌時,看到油亮油亮的豬肝,聽著鍋裡發出滋滋的響聲,張芷若忍不住夾起一塊,提前滷過的豬肝,口味微辣,口感嫩滑,一口便勝卻人間無數。
豆腐滾大腸,靈感來源於朱雀本地一道普通菜。
朱雀碼頭的苦力,收入微薄,吃不起什麼肉食,一天辛苦勞作之後,把隨處可買的豆腐和各種下水放在一起煮,放入各式時蔬,只放青鹽,味美而又能補充體力。
朱雀樓大廚捨去各種雞胗雞雜,只放大腸,多次翻洗乾淨後,大腸已褪去其特殊氣味,豆腐的清香和湯汁的濃稠相互輝映,層次豐富,令人食指大動,大腸的香糯筋道,和豆腐的細嫩清香融合,別具風味。
野豬肉細細切成臊子,搭配本地的茄子,看似最簡單的搭配,因為加入了蕭山雪菜,顯得特別清香爽口,此時的茄子格外軟糯,不同於常見家燒的做法,加入了雪菜的燒茄子,更加的清新自然,不那麼油膩。
可能是很久沒有如此闊氣的客人上門,掌櫃還說出了此道菜的秘訣:尋常人放雪菜,多用鮮雪菜,朱雀樓的大廚則用幹雪菜,乾的雪菜鹹菜味更濃郁,帶有一點酸味,味道更重。楊平凡試了一口,果然不同於一般的醬爆茄子、肉末茄子那樣有油膩感。
接下來是豬蹄燒白苦瓜,豬蹄乃是嗜肉食客的最愛,紅燒豬蹄口感入味,一口咬下去,皮略有酥感,肉滑豐潤但沒有油膩感。白苦瓜是農家專門留下的經霜苦瓜,苦澀已化去,豬蹄和白苦瓜相遇,豬蹄肉質更加清潤解膩,苦瓜也突出清香脆爽,只有一絲若有若無的清苦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