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一心,才能其利斷金。
其實羅晟也不是天生就全能的,但他懂的進步,時刻保持學習,他的這些話若是放在五年前創業階段是絕對說不出來的。
但是今天不一樣了,這些年來有秦微木這個得力助手的存在,羅晟也如同海綿一樣從她身上學習到了很多非科技向的專業知識,並且熟練的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的應用起來。
到目前為止,羅晟學的不錯用的也還不錯。
同樣的,秦微木也在他身上學到了很多科技向的專業知識,不過還是有點區別,她學不來技術研發,但是學到了如何在科技領域的格局思考和佈局。
……
隨著雄芯電子的成立,業界的熱點訊息和話題不出意外的都圍繞著與羅晟有關的內容展開。
其中大多數業內人士忍不住跳出來吐槽:羅晟這麼幹是要把同行往死裡整的節奏,不給同行活路。
這樣的吐槽被很多業內人士,尤其是各大IT企業的HR,無一例外的深表同意,引發共鳴。
原因就是羅晟的“斂才”能力,業界的人才都瘋狂流入他的麾下,導致其他企業無人可用,最近華芯國際就是這個問題的重點“受害者”物件。
業內的話題也是爭鋒相對,一方面同行業內人士吐槽羅晟給的待遇高出同行一大截,嚴重擠壓了友商的生存空間,可能會引發企業倒閉,進而擴大失業群體,影響經濟發展。
這頂大帽子毫不含糊的扣了過來。
另一方面則是廣大吃瓜網友和收益的程式設計師怒懟這些所謂的業內人士,自己吸引不了人才反而怪競爭對手,簡直毀三觀。
總之,網上爭論的矛盾點就集中於此,貌似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從客觀的角度來看,羅晟旗下的幾家公司,以位於蘇城的蔚藍海岸、藍星科技、晟峰資本、藍思半導體等,旗下員工的收入普遍高於其它就業者。
蘇城的地價正在瘋漲,對於羅晟的員工來說不痛不癢,因為他們收入高,甚至一兩年最多三年的工資就能在當地全款買房。
收入高了,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也就高了,必然導致當地的消費升級。
可是其他公司的就業者卻沒有這麼高的收入來支撐房價的大漲和消費升級,對於他們來說確實是受害者群體。
有意思的是,這部分人群一方面抱怨藍星科技這些公司帶動了房價大漲和消費升級,另一方面又擠破頭想要進去成為羅晟的員工。
嗯,身體是很誠實的。
不過僧多肉少是事實啊,藍星科技集團的員工一直在增加,現在總的員工規模11萬人,蔚藍海岸不到9萬,藍思半導體5萬,晟峰資本1800人規模。
能成為羅晟的員工,無不是在各自所處領域的精英人士。
……
 
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