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改革開放後的第四個年頭了要,整個社會需要行業不缺人,但是缺受到高等教育的“人才”。
需才孔急。
濱江大學,作為現在東三省人才搖籃“基地”。
這裡的大學生自然也備受各個東三省單位的關注。
張高興就被一些單位關注了。
當年是作為地區狀元,入學之後,各項表現也是優良,特別是他的一些關於經濟的言論,受到任課老師的大力讚揚。
也許張高興覺得課堂上說的一些玩意,自己是隨口而說出的,比如未來國企改革,西方搞的股份制這些……
根據自己後世一些發展方向說的,但是這年代很多想法那是非常大膽的。
那自然給經濟專業授課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那些每學期的評價都寫進了檔案裡,那成為他備受關注和矚目的原因。
“高興。”
濱江大學如今很受省城,乃至帝都高校都十分尊敬的嚴教授都找上了他。
這讓自己覺得大學期間表現得很中規中矩得他,很是一絲詫異。
自己似乎跟這位教授也來往頗少。
“嚴教授有什麼事情嗎?”
“高興同學,我們經濟系老師想你畢業後留校,希望你能考慮?”
嚴教授對自己直接邀請,這讓張高興吃了一驚,甚至感覺有些惶恐。
帶著一絲詢問詫異地口氣,張高興道“讓我留校當老師?我能當老師嗎?”
“你可以的,你很多方面很具有開拓性,正是我們經濟系需要有想法的老師。”
桃李滿天下,當老師這種也是很能產生成就感的事業,但是張高興真沒想過當一位老師。
當一個園丁,算了吧,這輩子,他想發家致富,他想建立一個商業帝國,他想去世界到處去看一看,當老師了,就被圈在象牙塔裡了,他並沒有有志於此,於是感謝了嚴教授的邀請留學的好意。
有濱江大學老師希望其留校任教,有經濟部門希望招攬其從事智囊研究,有外貿部門希望其加入外貿部門,他英語不錯。
……
除了張高興在未畢業時候受到關注,一切其他初露能力的同學也是備受關注。
還未畢業,他們都很吃香的,不是個別現象。
一切都是因為第一屆大學生,就“大學生”這三字都是頭上罩著光環的,含金量槓槓得。
他們的工作和發展機遇特別的好,作為與眾不同的群體,普遍是比這年代其他人要高的,後來發展也比較快,後世無論是在政界,商界,學界,商界,有許多領軍人物都是77,78級的大學生。
時代造就了他們,國家也需要他們,然後他們將自己的價值凸顯了出來。
為官者有主政一方,或執掌部院,即將擘畫神州大地的發展,引領民族的航向,傑出人物就是老了張高興天天在新聞聯播裡看見的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