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來了,你們有沒有好好幹活,沒好好幹活的醜化說在前頭了,沒有年終獎金,幹活好的才有年終獎金!”張高興問道。
“我們有好好幹活!”工人們不約而同道。
“因為我們廠現在偷懶是沒有績效的,我們組長天天給我們記著績效,我一天都沒有偷懶,我有獎金。”
“我也有。”
“哈哈哈!”
……
彭埠鎮修造社木器木雕廠辦公室。
朱廠長,劉副廠長,週會計……全都在。
坐在廠長椅子上的是張高興。
真像是一個資本家老闆了。
他在上面,其他人都在那不說話的,這前幾年,誰能想到他們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呼喚張高興這種木工學徒。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或許就是這樣來形容面前的年輕人吧。
張高興他現在看的檔案是彭埠鎮修造社木器木雕廠的財務報表,在他面前還有訂貨單,出貨單,物流情況,以及木雕廠現在的生產工序資料,各種生產經營情況。
木器木雕廠交付了1978年開初的100套雕花樟木箱後,後面又做了兩個單子,一個訂單是90套的單子,一個是100套的單子,也就是說全年成交了290套,按照300元一套,也就是木器木雕廠年產值突破了87000元,加上最早第一次交貨的那筆成交了15000元,總個修造社木器木雕廠產值已經突破了十萬元大關。
十萬來了,百萬還會遠嘛?
“不錯,不錯。”
……
彭埠鎮張家河村。
“我們村的大學生回來了。”
“張伯伯好。”
“張爺爺好。”
“王嬸子好。”
……
“大學生就是大學生,就是禮貌。”
張高興:“……”
以前自己也是這麼喊你們的啊!諸天神佛可以作證的。
不過他們對自己的讚美,張高興很享受,當年的那些白眼,真是河東河西的變化。
家裡爐火旁。
“大學的世界是怎樣的?”
弟弟妹妹要張高興大哥說。
被纏得沒辦法了。
張高興也就掰掰了一些。
“大學裡呀就是書多一些,人多一些,大家都是成年了,老師不怎麼管學生了,自己完成功課,不用爸媽督促再做作業……大學是有一群志同道合朋友的聚集地,那裡暢所欲言心中理想,為理想而夯基的地方。大學裡有各種各樣的人,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外面的世界怎樣了,農村責任制是不是全國實行,這包產到戶政策什麼時候能到我們這裡來?”
張爸和張爺爺也自然不放過張高興。
他們啊活動範圍在張家河村,去遠點的地方是公社,再遠點就是彭埠鎮,好幾年去一次東楊縣城,再外面,他們一輩子也不從踏足,但是他們也好奇。
“爸,爺爺,快了,很多地方已經在進行了,肯定不久就要我們這裡實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