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高興與趙高紅的街頭上吃吃喝喝,逛逛,如今的他可是不差錢的主,就是這年代啥都沒有,有錢其實也不怎麼能花得出去。
兩人逛得累了,然後背靠著,在河壩上看著東祁河的水。
今天逛街得很高興。
張高興回來一直樂呵著。
在張高興看來今天兩人主要逛的不是街,主要是因為在一起的感覺。
那種感覺是那樣的快樂,那樣的快活。
特別是張高興,因為趙高紅曾經一度是活在他得夢裡,如今是鮮活地和他走在一起,而且他們得心現在也在一起。
想著以後和她結合在一起生活一輩子,張高興感覺那樣的一生,他將會是多麼的滿足呀。
前世他不能與她在一起,不能與她一起上完初中,上鎮高中,因為他需要幫助父親養活一家人,前世錯過,今生來彌補那遺憾。
不論是愛情還是事業上他都是雄心勃勃的。
他一直盯著彭埠鎮修造社木器廠,現在它的經營狀況真是每況愈下。
這一年上半年工人們首先發現工資發放不是那麼的及時了,接著是發現他們的工資變少了,年前的最後兩個月,朱廠長宣佈再壓兩個月的工資。
朱廠長做出壓工資也是無奈之主。
木器廠沒有多少現金結餘,就是上一次發工資還是透過鎮上貸款才發放完工人的工資。
現在修造設木器廠只出不進,這木器廠面臨他們以前從未想過的問題,要破產倒閉了。
他請求鎮裡幫忙,但是鎮裡讓木器廠自行解決問題。
這怎麼自行解決,既不能賣掉木產品,又不能變戲法般變出錢來。
只能繼續找貸款了。
鎮上不給貸款,就去縣裡請求申請貸款,這個鎮集體產業木器廠以前紅火半邊天,現在變成了一個皮球,爹不親姥姥不愛的。
靠貸款續命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朱廠長就開木器廠大會,商議解決木器廠困難的方法。
“木器廠現在磨洋工的人太多,這是木器廠要解決的問題。”
“木器廠現在產品銷售不出去,我們應該從這裡找出路。”
……
木器廠工人你一言我一語地爭論著。
一次又一次木器廠大會的召開。
但是問題一直都沒有實質性地解決。
除了鎮集體工廠經營出了問題,發不出來工資外,現在鄉下農民的日子更不好過,看著一年比一年更爛包的日子,許多家庭愁死了,來年吃什麼喲,只怕又要一大家子捱餓了。
大隊裡天天干活掙工分,但是秋後分糧食,分的糧食叫明天開春一家子怎麼過啊,天天喝稀粥一大家子都不知道夠不夠。
這天天忙的,還不如那張富貴那樣的人,在家裡的自留地裡種莊稼到蔬菜,邊邊畔畔,見縫插針,人家不僅糧食夠,那些蔬菜換成零用錢都比一個全勞力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