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
張高興橫豎睡不著,想起先前老羅老師和二狗子的打趣。
張高興有點越發地想趙高紅了。
想起她小手的溫暖,想起她……這幅年輕的身體啊,正是火山活躍期,如同熾熱的岩漿,那情感隨時都要噴發出來。
不知道妮子元旦回來不,要是回來,他一定要見著她,他感覺實在太想她了。
於是他從床上骨碌碌爬起,點著煤油燈,寫信給趙高紅,希望她元旦回來一聚。
“趙高紅妹妹,你去濱江已經幾月有餘,我對你甚是想念,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為我講習題的模樣,可惜我不能再為你送茶葉蛋了,不知你在那邊是否能吃上茶葉蛋……”
張高興寫了很多土味的情話,這擱在孫子那裡絕對是土得掉渣那種,不過張高興邊寫邊樂呵,他只想把自己裡的那一肚子話吐出來。
然後他裝進信封,寫著濱江大學趙高紅同志收。
去了郵局,蓋了郵戳。
信寄出去之後,就等著回信了。
這年代寫信和回信都是一件很令人快樂的事情,在窗前的小桌子上鋪開信紙寫信,寫得不好還要重新寫一遍,如果字跡過於潦草也要重新抄寫一份。
等信的時間,所有的思緒和心情也被牽動著,如同釀酒一半,那樣等來的信每次都要細品一遍又一遍。
趙高紅回信了,說她元旦回來,這把張高興高興壞咯。
不過這離元旦還有些時日。
兩人又是連連書信,並相約在東楊縣城見面。
張高興這一年的“第一桶金”在張二爺,周耀天,羅老師的加入下,他口袋厚實的速度增加得更快了。
他離那個萬元戶得目標越來越接近了。
財富得的加使他心裡十分地歡喜,但是這社會的變化更讓他打心眼裡高興。
元旦一過,就是1977了啊!
1977那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是一個神州大地經濟轉變的一個節點,街上的“二桿子”們少了,全面集體公有制開始明顯鬆動,到1978年確認公有制不再是神州大地的唯一經濟發展形式。
此時東楊縣城活躍著不少商業的氣息。
這在今年就有人感覺到了,社會某些方面開始慢慢鬆動了起來,某種變化正在悄然發生著。
1977年這種變化將以一種更快的程序變化著。
上大學不再是推薦,而是要考試了,這個停滯學習的神州大地開始提倡學文化知識了,有本事的人要開始吃香了。
報紙上的社論開始少了。
這片神州大地將做一次歷史性的總結,為迅速改變這個國度落後的局面,一些老人們用他們的最後生命時光進行最後一次爆發,神州大地進行一個艱難的轉折階段,除舊破新,開始一個新的歷史事情,讓神州大地的人們都富起來!
窮不是社會主義,富不是資本主義,吃飽穿暖是當下這片土地的人們最需要解決的。
彭埠鎮張家河村,張高興家現在可勁熱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