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國內城市爭奪不爭奪。
看到富康公司給神州大地創造的兩百萬個工作機會,就是美帝老大也垂涎,想拉老郭到美帝去投資建廠。
全球第一大代加工廠富康公司那噱頭不是吹的,最多的時候員工達兩百萬,就是一些小國家也才兩百萬呀,這富康公司燎原的時候,張高興覺得真恐怖,單個公司幹到那樣的龐然大物。
富康公司在鵬城宣佈投資一個億興辦電子產業園,訊息傳出,勁爆整個鵬城,他一下成為鵬城風頭無兩的人物。
鵬城,寶島,港島都有媒體對其採訪。
原本默默無聞的郭士康成為媒體追逐的物件。
“郭先生,你為什麼選擇在大陸發展?”有一個女記者問道。
“因為灣島那邊現在民工很難找。”郭士康很坦誠低說道。
“那很多人到東南也去投資,沒有選擇大陸,你為什麼在大陸這樣鉅額投資?”
又有記者問道。
“很多人到東南亞去,但我覺得選擇在大陸投資比較好,第一,我覺得是文化相同,第二,我們語言相同,這是我最重要的一個考量,這樣就沒有溝通的問題。”
“大陸那麼多城市,那你為什麼選擇在鵬城發展?”
“最主要是地理位置方便,又是一個經濟特區,所以我在特區投入我全部的身價進行試一試。”
“郭先生這次宣佈富康公司再在鵬城投資一個億,未來在鵬城是準備怎樣發展呢?”一個鵬城晚報的記者問道。
“建廠,招人。”
“招多少?”記者再問。
“當產業園建起來,富康公司將為鵬城創造一萬個崗位。”
“哇,這麼多?”記者十分高興。
“以後還會更多。”
郭士康豪氣地也是笑著說道。
正是富康這些諸多容納海量工人的工廠,使得經濟特區開始迎來一個更大的鉅變。
無數的民工湧入鵬城特區,沒有工作那還是要哪裡來哪裡回的,但是因為有了工作,他們就能在鵬城留下來了。
富康公司也給海外質疑鵬城特區的人開了一個好頭,使得更多的企業落戶特區,然後更多的人在鵬城特區找到工作,使得整個城市從兩百萬人的城市在接下來短暫的十年,發展成為超兩千萬人的城市,與底蘊豐厚北上廣齊名,與這些公司有很大的關係,比如當初的富康公司也發展成為在鵬城就養活幾十萬員工的超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