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老師,你也大學畢業了,現在被分配到那個單位上班了?”
“我被分到它省一個縣教育局當科員,在那裡天天看報紙喝茶,唉!”
“羅老師那差事不好嘛,你怎麼唉聲嘆氣的?”
“我說高興,你那裡覺得那差事好了,喝茶看報紙嗎,我好不容易千軍萬馬走過獨木橋高考成為了大學生,但是我畢業之後,就讓我天天喝茶看報紙嗎,那我上大學的意義何在?!”
看羅老師滿腔的激情和熱血沒處撒,張高興也不知道要說什麼好。
這時候還沒有開始九年義務教育,這時候教育局主要是訂高考那一塊,中小學教育的管理相當鬆散,很多鄉下老師都是沒有編制的,識字一點的人在教書,很多老師也就小學初中畢業,很少高中畢業的。
教育局的職務大多都是閒差事,得再過三年,到1986年的時候,國家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這才使得縣城的教育局的工作一下子忙碌起來,羅老師那還的閒三年。
感覺繼續閒置下去,羅老師會憋壞的樣子。
“高興啊,我真想跟你一樣,想著自己想做的事情,沒有那麼多顧慮,不用瞻前顧後,唉,讓我現在縮手縮腳。”
羅老師好不容易有機會上了大學,國家分配了單位,父母眼裡兒子是有了莫大的出息,他愛的是教書,但是整日被圈在了那一張辦公桌椅上看報紙喝茶。
“羅老師,我覺得吧,人生就那麼幾十年,按照喜歡的,感興趣的事情去做吧,你喜歡教書就教書,申請調某所大學或者高中,一次申請不行,就幾次申請好了。”
“不,我想回到河村學校教書,我想讓這裡更多的孩子接受好的教育,更多的孩子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
張高興震驚了,他沒想到羅老師還想著回破爛的河村學校,他可是這年代的大學生啊!
那不是屈才嗎?!
“可惜,我爸媽是不會支援我的,我在教育局的工作很體面,就算我腿腳有殘疾,有體制單位的工作,現在的物件也不會嫌棄我,但是一旦我重新做回一個鄉下破學校的老師,我父母怎麼想,我物件還會跟我結婚嗎?”
感覺到羅老師的不痛快,張高興為這個曾經的老師同感著,他的現實在那擺著。
羅老師有他的難處,但是他心裡還想著河村學校,這深深地觸動了張高興。
更堅定了張高興捐資的事情。
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這事張高興已經下定決心幹了。
1983年張高興找了公社書記,還有河村校長,一起商談了自己捐資的事情。
不過張高興提出免除王洪輝老師的職務,這讓兩位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兩位考慮到對方對河村學校進行幾萬元投資的時候,他們妥協了。
建了漂亮學校還怕招不來好的老師嗎?
張高興捐資河村公社小學和初中建立教學樓。
開年後,就開始進行了教學樓的奠基儀式,張高興為學校寫了對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千秋大業教育為先。
整個河村公社的村民都來了,那一天,河村公社村民紛紛鼓掌喝彩,張家娃子又給父老鄉親做了一件造福子孫後代的事情。
大半年過去之後,河村學校兩層的教學樓竣工。
縣上的領導都驚動了,他們親臨河村學校時,發現河村公社最高最好的房子是學校的時候,均感覺到震驚和不可思議。
他們來到張家河村公社小學和初中校園,彷彿一下子進入了“小康社會”似的,學校裡全然是嶄新的,嶄新的校門,嶄新的院牆,嶄新的操場,嶄新氣派的教學大樓,教學樓裡教室裡全部是新配上的課桌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