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先前得徐庶,著實嚐到了一番如虎添翼的滋味,失去徐庶之後,他極其渴望另得其他賢士輔佐,因此去隆中的途中,他暗暗發誓,一定要請得諸葛亮出山。
到了隆中,打聽到諸葛亮住處,劉備前後月餘,三顧茅廬,誠惶誠恐的求見諸葛亮。
前兩次都因諸葛亮不在家而不得見,直到特意留了書信,第三次來時諸葛亮方在家中。但也來得不太巧,諸葛亮正在午睡。
張飛本欲開口讓童子叫醒諸葛亮,但讓劉備及時攔下來了。
劉備一派真誠的道:“吾等前來拜見賢士,本就是打擾,怎還可壞賢士午睡,等等也無妨。”劉備有巨大的梟雄潛力,也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為了最終說服諸葛亮出山,他儘可能的做足誠意。
便令張飛、管亥、魏延先到院外,而他一人靜靜侍立於階下,等諸葛亮自然醒來。
劉備這一等就等了整整兩個時辰,不過卻不見他有任何不耐。
終於,諸葛亮醒了,伸了一下懶腰,才問童子:“有俗客來否?”
童子回答道:“劉玄德州牧已在此立候多時。”劉備自稱大漢左將軍宜城亭侯領豫州牧皇兄劉備,因畢竟不是漢靈帝的子嗣,漢獻帝曾敬的‘皇兄’之名實在不好多稱,只得以最高官職豫州牧稱之。
諸葛亮起身,整理衣冠,才出來迎見劉備。
劉備見諸葛亮,心中激動萬分,立刻拱手拜見道:“漢室末胄、涿郡愚夫,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前翻兩次前來,不得一見,已留書一封,不知先生閱過與否?”
諸葛亮拱手回禮道:“吾一南陽野人,疏懶成性,屢蒙將軍駕臨,不勝慚愧。”
說完,邀請劉備入屋內。
入屋後,兩人對坐,諸葛亮笑道:“昨日觀書中之意,足見將軍憂國憂民之心,但諸葛亮年幼,才疏學淺,恐有誤將軍下問。”
劉備怎麼會相信諸葛亮這樣的託詞,也笑道:“先生勿謙虛,徐元直之語,備深信先生有大才,只希望先生不棄備愚賤,曲賜教誨。”
諸葛亮搖了搖頭:“徐元直世之賢才,而亮只一耕夫爾,安敢談天下事?將軍怎可舍徐元直這塊美玉而卻求諸葛亮一頑石?”
劉備拱手一拜,誠懇道:“先生過謙了,大丈夫既抱驚世奇才,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願先生以天下蒼生為念,開備愚魯而賜教。”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諸葛亮也不再推脫。
看了劉備一眼,又頓了頓,道::“亮願聞將軍之志。”
劉備精神頓時一振,內心更是激動,他知道諸葛亮有些意動了,醞釀了一下言語才道:“今漢室衰微,奸臣當道,備自不量力,欲伸張大義於天下。只是備才智淺短,迄今為止無所成就,唯望先生能開備愚魯而拯救天下危難。”
劉備這般大義凜然,誠惶誠恐的說詞,簡直讓諸葛亮刮目相看。
諸葛亮號稱有經天緯地之才,這等大才,又正巧身在亂世,內心裡怎麼可能真甘心空老在山林而沒有輔佐明主開創天下的報復?諸葛亮一直以來等的都只是一個合心意的明主罷了。
其實,諸葛亮早聞劉備之名,天下百姓都在傳唱劉備仁德、禮賢下士,總而言之,劉備極會拉攏民心,這一點便是明主的必備條件之一。另外,劉備足夠求賢若渴,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不恥下問,這般性情,也彰顯劉備將來定能夠虛心納諫等等。
且劉備現有兵三萬,天下少有的大將三員,此都是可立大業之基石,只要有一賢士引導,劉備便可如魚躍龍門,大業驟然立起。免費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