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繡大喜,便按賈詡之計設好伏兵。
黑夜,曹操見南陽城西門人影幢幢,吶喊守城之聲不絕,而東門處卻略顯空虛,曹操喜道:“張繡中計也,今夜南陽可破!”
曹操下令精兵突襲東門,竟一舉破門而入。
待曹軍眾軍齊入,只聽見炮聲響起,城內竟伏兵四起,張繡親領一軍斬截背後,曹軍大亂,被殺得人仰馬翻,敗出城去。
張繡追殺出城,連追幾十裡,殺至天明方才退回城內。
曹操清點敗兵,竟然折損數萬兵馬,且遺失輜重糧草無數,大將於禁,樂進也受了傷,可謂慘重。
這時,曹操再後知後覺,也知張繡身邊必有頂級謀士輔佐,他很快又與程昱、荀彧商定出了新的計謀
張繡那邊,大敗曹操之後,賈詡便勸張繡趁曹操新敗,書信於劉表,讓劉表發兵堵截曹操後路,要再敗曹操。
張繡與劉表聯合,共計十三之兵,於安眾縣境內截住曹操,並與曹操大戰,然而曹操卻出奇兵,大破張繡、劉表聯軍,斬首三萬,俘獲一萬餘,張繡、劉表損兵近五萬。
雖大破張繡、劉表聯軍,但曹操剩餘的糧草也終於用盡了,無力再戰。且又聽聞許都傳來訊息,袁紹欲趁他再徵張繡之際,興兵犯許都,曹操只得撤兵急返許都。
張繡、劉表聞之訊息,便想趁機再追曹操。
賈詡卻勸道:“不可追,追必敗。”
然而,賈詡先前預估有差,致使大敗損兵近五萬,劉表已有些懷疑賈詡的能力,便一力勸張繡道:“如若不追,錯失良機,來日曹操兵復再來,何時方休?”
張繡心動了,遂與劉表引軍追殺。
不過,這一次果然如賈詡所料,張繡、劉表遭遇曹軍後軍埋伏,大敗而歸,再次損兵近兩萬。
張繡這才懊悔,對賈詡道:“不用公言,果有此敗。”
賈詡欣慰的點了點頭,笑而再出謀道:“將軍可整兵再追之,可勝也!”
張繡、劉表面面相覷,先前追擊才敗,損兵折將,這又再追?
賈詡道:“將軍若信詡之言,此番必可獲勝,如若不信,不追便罷。”
張繡咬了咬牙,既然賈詡這樣說,那就追,總不過再敗一次,損些兵馬,沒什麼了不起的。
劉表仍有疑慮,並不敢下令,而張繡卻堅信賈詡之言,自領一軍追擊。果然大敗曹軍後軍,令曹軍再番折損萬餘,且又繳獲輜重無數。
張繡、劉表這下對賈詡完全服氣。
曹操也服氣了,高手啊,智謀無雙,恐不下於劉世民身邊的郭奉孝,為何他卻不得這等高強謀士,嘆之,恨之!
面臨袁紹的威脅,曹操撤回了許都。
袁紹還未徹底滅掉公孫瓚,本來也只是打算有便宜就佔,見曹操已經撤兵回許都,他便又轉而停止興兵,還派人來與曹操解釋,且只言正攻公孫瓚,糧草不足,乃向曹操借糧。
曹操氣笑了,尼瑪這種藉口,傻子都不信。
曹操怒而道:“袁紹如此無狀,吾欲討之,如何?”
程昱、荀彧等謀士沉吟良久,荀彧道:“丞相與袁紹遲早要有一戰,此番袁紹還未滅公孫瓚,因此這般言語無狀,未敢真正興兵。東南徐州呂布,反覆小人,乃心腹大患。丞相可先交好袁紹,令他傾力去滅公孫瓚,而丞相趁此機會先掃除呂布,穩定後方,來年再復與袁紹動兵,方有大的勝算。”
曹操點頭,一面上奏天子劉協,讓其冊封袁紹為大將軍、太尉,兼都督冀,幽,並,青四州,與袁紹交好,勸袁紹速滅公孫瓚。一面自己也謀劃攻滅呂布。
袁紹的定力到底還是差了一些,大將軍、太尉,兼都督冀,幽,並,青四州的封號讓他熱血沸騰,且袁紹再也無法容忍公孫瓚還佔據幽州。遂傾全部之兵猛攻公孫瓚,意圖在最短的時間內滅亡公孫瓚,佔據幽州,真正實現都督冀,幽,並,青四州之地。
得知袁紹上套,曹操也開始籌備糧草,準備全力滅掉呂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