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混在三國爭天下> 第78章 攪屎棍劉宇上線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8章 攪屎棍劉宇上線 (1 / 2)

現如今的張繡佔據了數十萬人口的南陽郡,實力增長了不少,且有劉表的整個荊州做為後盾,曹操實力雖強,可糧草不豐,沒那麼容易拿下張繡。

不管是前兩次征討還是這第三次征討,曹操帶的糧食也就夠一個月左右食用,只要一個月拿不下張繡,曹操就得再次退兵。

對於劉宇來說,曹操接連與張繡、劉表在南陽開戰,對他頗為有利。

因為南陽郡的百姓都因為戰亂而遷移到現如今相對安寧的漢中、關中等地,這增加了劉宇統治區內的人口總數。

人口是生產力和兵源的源泉,有了更多的人口才能有更強的實力。

一年時間,前前後後有數萬百姓從南陽郡逃亡到漢中和關中等地。

劉宇親自帶領士兵,親自下地與逃難來的百姓一同開荒,建造房屋安置等,這更極大的贏得了這些逃難來的百姓的民心,讓他們安心留在漢中、關中等地,誠服劉宇的統治。

一年時間,漢中、關中等等農耕持續恢復,加上去年從袁紹那裡得來的二十萬斛糧食,關中糧倉已經慢慢豐滿了起來,足夠支撐劉宇十萬大軍征戰一年所需了。

於此同時,劉宇的大軍也擴充到了三十萬之眾,除去留守各郡,能外出征戰的大軍達到二十萬之眾,已經與曹操持平。

在袁術衰敗的情況下,劉宇稱得上是袁紹、曹操下的第三強大勢力。

有兵有糧,劉宇的底氣前所未有的充足,已經考慮著在什麼地方插上一腳,甚至他考慮著是不是可以嘗試出征益州,把劉璋給滅了。

郭嘉卻搖頭反對道:“蜀道難,劉璋屯重兵於劍門關一線,有劍門關阻擋,非二十萬大軍絕難攻入蜀地覆滅劉璋,且大軍一旦入蜀,短時間內無法迴歸,關中長安城時刻面臨匈奴、羌、氐之威脅。不提匈奴、羌、氐等胡族之威脅。還有曹操、袁紹虎視眈眈,大軍攻蜀不順,徒勞損兵折將,毫無益處。大軍攻蜀若順利,則曹操、袁紹必定驚嚇,畢竟大哥已得關中、漢中、涼州等二十二郡,若再得益州,袁紹、曹操都要被大哥壓一頭,大哥又是漢室宗親,無曹操、袁紹盛名擋在身前,不止曹操、袁紹,天下凡有野心之諸侯都將恐懼光武再生,將齊齊敵視大哥,極大可能會在大哥剛下益州立足未穩之際,合縱攻打關中,潼關雖險,也難擋曹操、袁紹等百萬雄兵。關中不保,或可靠蜀道險而保新得之益州,卻又如身困籠中,其志再大也恐難再爭天下,大哥確定要在此時征伐益州嗎?”

聽到郭嘉分析,劉宇不禁冷汗淋漓,真可謂一步錯,步步錯,槍打出頭鳥。袁紹最強,可有曹操牽制,曹操雄霸中原,同樣有袁紹牽制,不管是曹操滅袁紹,還是袁紹滅曹操,兩人一旦誰取得力壓天下之勢,立刻便會成為眾矢之的,要一力應對天下諸侯圍攻。

同樣的,關中、漢中、益州聯合,在當前的形勢下,一樣是擁有了形同力壓天下之勢,加上他漢室宗親的身份容易讓人聯想到漢光武帝劉秀,天下諸侯都將懼而合縱攻之。

不妥,大大的不妥,這不是他統一天下的方式。

劉宇放棄了現在就攻打益州的打算,看來要爭天下,眼下第一步還得先設法掃平匈奴、羌人、氐人,解除這些胡人對關中的威脅才行。

胡人放牧而生活,居無定所,也不是說掃平就能掃平的,需要一番精心謀劃和佈置。

而眼下已經是建安三年,就在這一年曹操會接連滅亡呂布,收降張繡,真正統一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的中原,袁紹也將徹底攻滅公孫瓚,同時拿下河東、河內郡,統一河北四州,官渡之戰也要爆發。

河北袁紹的事,劉宇不想管,沒利益。但曹操要滅呂布,收降張繡,他就不能坐視不管了,怎麼也要插上一腳,不能讓曹操太順心。

劉宇這是準備要當攪屎棍,攪渾水。

為了確保張繡還能頂過曹操的這一次進攻,劉宇秘密贈送了張繡五萬斛糧草和兩萬軍械,即為了增強張繡的實力,也為了交好張繡,為以後對張繡的圖謀做好鋪墊。

……

南陽城下。

張繡與曹操又例行對罵了一番。

曹操指責張繡道:“張繡,天子詔命汝前往許都,汝敢不從,乃逆賊!我此來再伐你這逆賊。”

張繡怒了,誰人不知天子是他曹操的傀儡,還有臉拿天子說事,說他的逆賊?遂怒指曹操罵道:“曹操,汝乃假仁假義不知廉恥之人,形同禽獸!”

曹操大怒,不再多言,下令開始攻城。

曹軍勢大,然張繡堅守不出,南陽城牆又高又厚,護城河水勢也深,曹軍士兵只能先運土填河,期間被南陽城牆上的張繡軍弓箭手射殺不少。

待護城河填平,士兵們才推著攻城器械向南陽城衝去。

連攻三日,曹軍都未能攻入南陽城,照此下去,恐怕也如前兩番征討一樣無功而返。

想破南陽城,曹操只能用計。

與程昱、荀彧等謀士商議過後,曹操親自騎馬繞城查探,一連三日。遂傳令軍士,於西門角上,堆積柴薪,會集諸將,就要從此處攻上城牆。

曹操使計,然而張繡身邊可有賈詡輔佐,賈詡一眼就看穿了曹操的計謀。

賈詡對張繡說道:“曹操此乃虛張聲勢,調虎離山之計,引我軍重兵前去防衛西門,而他必乘黑夜從東門攀爬而入,可將計就計,教百姓假扮軍士,虛守西門,而重兵埋伏於東門,放偷東門之曹軍而入,彼時炮響為號,伏兵齊起,曹軍必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