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沈亮的最後一個字說完,書房內鴉雀無聲……
靜。
寂靜。
死一般的寂靜。
有那麼一剎,沈亮懷疑自己出現了幻覺,好像掌握了時停的能力。
如果不是檀香的青煙嫋嫋,沈亮真以為世界被按下了暫停鍵。
張履祥、陳洪綬不必說,就連一向成熟穩重的黃宗羲,嘴巴張的都能塞進去一個拳頭。
無論是劉宗周、畢自嚴、甚至包括內閣首輔範復粹在內,他們全都瞪大眼睛,目光復雜的看著沈亮。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黃宗羲喃喃的說道,他的身體僵硬,雙目無神。
黃宗羲只覺得一道閃電擊中了自己,一股電流從頭到腳,渾身發麻。
他一直奉行的是民貴君輕的思想,這首詞直接寫到了他的心裡,與他的理念產生了共鳴。
其他人雖然沒有像黃宗羲這樣猶如醍醐灌頂,但無不被沈亮這首詞的意境給震撼住。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小師弟,你這首詞寫的,我覺得我就是那個白髮漁翁,此刻正搖櫓長江,泛流而下。”陳洪綬擊節讚歎。
“小師弟,待會這首詞你一定要寫下來,找我給你配圖,定能流芳百世啊!”
一旁的張履祥等人眼前一亮,是啊,這麼好的詞,稱得上是冠絕當世,此詞雖可能達不到蘇東坡的那首赤壁懷古的高度,但也相差無幾。
只要流傳開來,今日他們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有可能登上史書,為後人所銘記。
不說張履祥這等普通讀書人,就連範復粹、畢自嚴也頗為激動。
能跟隨一首傳世的詩詞流芳百世,後世之人該如何談論他們?
即便他們今天是過來砸場子,此刻也全都被沈亮的這首《臨江仙》所折服。
才氣原來真的可以逼人!
黃宗羲以前讀書,並不能理解柳永、李白、蘇軾這些人因才學而名動京師,為萬人所敬仰,那些只是鐫刻在書上的文字。
此時此刻,身臨其境,他才有種被才華折服的感覺。
再看沈亮,甚至都覺得他身上有種淡淡的光環,整個人都在發光。
在絕對的才華面前,即便是權力和金錢也要黯然失色。
這大概就是知識的魅力。
畢自嚴已經開始動手,將沈亮的這首《臨江仙》寫了下來,讚歎道:“慷慨悲壯,意味無窮,讀來蕩氣迴腸。在渲染蒼涼悲壯的同時,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並且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沈亮對畢自嚴拱手:“多謝尚書大人抬愛,小可愧不敢當。”
畢自嚴的話讓其他人回過神來,劉宗周微眯眼睛,一邊用手指叩著桌子,一邊吟詠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老夫最喜歡的就是這句是非成敗轉頭空,這首詞真是好,沒有拗口的文字,只用日常生活中的意象就勾勒出了一幅宏大圖景,在歷史的長河中,每個人都是那麼的渺小。”
劉宗周頗為感慨,大概是聯想到了自己的經歷。
範復粹說道:“仲安之才可比曹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