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最初誕生於中國的“火槍”,先是透過絲綢之路和蒙古西征傳播到中東和歐洲,再由葡萄牙人跨越大半個地球帶到了日本。日本人將這種新式武器稱為“鐵炮”,有時也直接以誕生地“種子島”作為對這種新式武器的稱呼。所謂“鐵炮”,其實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因為其說白了就只是“火繩槍”而已,即“弗朗機”。
這玩意兒按後世標準根本達不到“炮”的程度,相較於明朝的“鳥槍”和“鳥銃”,其最多隻能算是一種口徑稍微大些的“火銃”而已。這便是“倭銃”的來源,只不過因日本資源匱乏,就主動將其口徑改小以節省資源。
就在“種子島鐵炮”仿製成功的同一年,紀伊國根來寺的津田算長到達種子島,而那兩支“葡萄牙鐵炮”中的一支,也被他帶回了紀州雜賀,由日本史上著名的鐵炮工匠“芝辻清又衛門”進行復制。
這一次的複製非常成功,因為從第二年開始,紀州成為“日本鐵炮”的生產中心之一,而雜賀的“根來眾”(根來寺的僧兵團)受益匪淺,因此而成為全日本最早“列裝鐵炮”的強悍軍隊。
“芝辻清又衛門”帶著“鐵炮技術”到了日本當時最大的商業中心——“堺”,與當地的工匠“橘屋又三郎”合作。“橘屋又三郎”早就向“八板清定”學習過“鐵炮”製造方法,並將“鐵炮技術”帶回。
兩人一拍即合並吸收當地的“明國”(明朝)火器技術,搞起了“鐵炮”生產和批發的生意,一炮打響,連帶使之也成為“日本鐵炮”的生產基地。堺的商人在“戰國”時富得流油,只因掌握“鐵炮”的特供和獨家經營。
到了明朝嘉靖二十三年(西元1544年)二月,由於日本九州南部的“大名”島津貴久向將軍足利義晴獻上“種子島鐵炮”並引起了將軍的興趣。於是在將軍命令下,在近江國的國友村,“鐵炮”又一次被試造成功。
國友村的“掌門”即“國友藤二郎”也因此成名,與“芝辻清又衛門”和“橘屋又三郎”並列為日本的“戰國鐵炮”三大生產商。而“國友村”成為了織田家的支持者,使得織田信長的軍隊因此而得以發揮“鐵炮”的優勢。
“鐵炮”的使用方式是,先把火藥、裝填物倒進槍管,放上彈丸,用一根通條壓實,然後還要在槍管後端的火皿上放上導火的火藥,並蓋上火蓋,避免走火。裝填中要小心翼翼地夾住火繩,以免造成事故。
射擊時,瞄準後開啟火蓋,扣扳機發射。整個操作流程又複雜又慢,即便是熟練的“老手”也要弄上20秒左右,而一般的“新手”平均發射速度為38到48秒,故在戰場上發出一擊後,往往很難有機會從容裝彈發出第二擊。若遇見下雨天導致火繩發潮,則“鐵炮”就很難發揮威力了。
雖然日本人後來有了所謂的“雨鐵”,但效果也並不好。另外,燃燒的長火繩要實時調整長度,安全性又成了問題。事實上,早期“鐵炮”對“戰國大名”們而言,只不過是一種價效比低好看而不實用的玩具罷了。
這不僅表現在使用操作流程的缺陷上,同樣也表現在生產製造過程中的費時費力導致成本太高,比如當時日本的“鐵炮工匠”使用的是一種被稱為“捲成法”的方法來打製“槍管”,其具體的打製流程如下:
首先,用一根被稱為“真金”的實心圓鐵棍捲上精煉的長方形鐵板後鍛打為筒狀的“真筒”;然後,再在這“真筒”上用細密鐵條進行螺旋狀纏繞,使其像藤蔓一樣纏繞在“真筒”上以增加“槍管”厚度和強度,防止出現“炸膛”;最後,經過多次鍛打冷卻,便能使鐵板條與“真筒”合二為一。此時,再抽出“真金”研磨管內即可。
但是,不要以為這就完成了整個“鐵炮”的製作工藝流程,事實上這僅僅是打造一支槍管而已。如果要完成全套“鐵炮”的製作流程,至少需要花費200貫資金(即200兩銀子),相當於20萬枚明朝銅錢的天價!
不過,古代日本盛產黃金和沙金,並且一兩足金可抵四貫明朝銅錢,因此,製造一把“鐵炮”成品的花銷約為50兩黃金!可見,想維持一支訓練有素的“鐵炮部隊”的先決條件,是得有充足的財力作支撐才行。
日本“戰國時代”是一個諸侯(“大名”)割據混戰的時代,儘管每個諸侯(“大名”)的領地面積並不大,有的只相當於明朝的一個縣乃至一個村寨而已,想維持“鐵炮部隊”存在,其財力負擔是根本難以承受的!
況且,花費巨資打造出來的“鐵炮”發射速度還慢得出奇,直到明朝隆慶四年(西元1570年),日本人發明了“早合”技術,即預先準備好可供一次發射的彈藥,在戰鬥中直接倒入並搗實就能發射,類似“子銃”。
這使得“鐵炮”的平均發射速度縮短到18到20秒。然而,這也沒能克服鐵炮發射後必須先等槍管冷卻而不能連續發射的缺陷,否則炸膛。而在18到20秒的等待時間中,以騎兵的速度已可衝刺到300米距離內!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