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五行志二》引《樂協圖徵》( 《樂葉圖徵》)記載:“五鳳(當作“五鳥”,因中央者,方名鳳皇)皆五色(五種鳳鳥皆是五種顏色),為瑞者一,為孽者四。”
劉昭注引《葉圖徵》(協圖徵)曰:“似鳳有四,併為妖:一曰鷫鷞(鸘)。鳩喙,圓目,身義,戴信,嬰禮,膺仁,負智,至則旱役之感也。二曰發明,鳥喙,大頸,大翼,大脛,身仁,戴智,嬰義,膺信,負禮,至則喪之感也。三曰焦明,長喙,疏翼,圓尾,身義,戴信,嬰仁,膺知,負禮,至則水之感也。四曰幽昌,銳目,小頭,大身,細足,脛若鱗葉,身智,戴信,負禮,膺仁,至則旱之感也。”
《太平御覽》記載:“其祖謂之曰:‘五色赤文,鳳也;紫文,鸑鷟也,為鳳之佐。兒當以文章瑞於明廷。’因以為名字。”
南朝宋人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記載:東晉將軍桓溫以“鳳毛”一語稱讚丞相王導的第五子王敬倫:“敬倫風姿似父。桓公望之曰:‘大奴固有鳳毛。’”麟,麒麟,傳說中的神獸。“麟角”,和鳳毛一樣,也形容少而珍貴。“北史·文苑傳序”:“學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元朝太史令蔡衡:凡像鳳者有五色,多赤者鳳,多青者鸞,多黃者鵷雛,多紫者鸑鷟,多白者鴻鵠。《小學紺珠》卷十:“五鳳謂:鳳象者五,五色而赤者鳳;黃者鵷鶵;青者鸞;紫者鸑鷟,白者鴻鵠。”
意思是“五鳳”即“鳳”有五大類,五種色彩且紅的是鳳,黃色羽毛是鵷鶵,青色羽毛的是鸞,紫色羽毛的是鸑鷟,白色羽毛的是鴻鵠。
《事林廣記》記載:“鸑鷟,鳳雛也,靈鳥,見則天下太平。”意思是鸑鷟是鳳凰的雛鳥,是代表祥瑞的靈性之鳥,見到它就代表了天下太平。
明朝時,民間傳說有鳳吃龍腦的記載,如《五雜俎·卷九·物部一》記載:“唐開元中,有鳳逐二龍至華陰,龍墜地,化清泉二道,其一為鳳爪傷流血,泉色遂赤,今其地有龍骨山雲。故老謂鳳喜食龍腦,故龍畏之。今世所傳鳥王啖龍圖,蓋本此也。夫鳳非竹實不食,而亦嗜龍腦耶。”
鳳凰有“羽蟲三百六十,鳳為之長”之說(李時珍《本草綱目》);鳳又是南方朱鳥(李時珍)。《夜航船·卷十七四·靈部》記載:“瑞鳥也。張華注曰:鸞者,鳳凰之亞,始生類鳳,久則五彩變易,其音如鈴。周之文物大備,法車之上綴以大鈴,和鸞聲也,故改為鸞駕。”
《疑耀》卷二雲:“鳳之自西方至者曰鷫鸘,至則主疫,不祥鳥也。 ”《人鏡經》記載:“凡五方之鳥皆似鳳,而非也。東方發明,全身總青。西方鸘鷫,全身總白。南方焦明,全身總赤。北方幽昌,亦曰退居,全身總黑。中央鳥名玉雀,亦曰鳳凰,全身總黃。”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記載:“康對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鳳毛麟角。”《永樂大典》記載:“(漢)太史令蔡衡曰:凡像鳳者有五色,多赤者鳳,多青者鸞,多黃者鵷鶵,多紫者鸑鷟,多白者鴻鵠。”
到了清朝,有書《八紘荒史》記載:“君子國在東方,其人衣冠帶劍,驅使文虎。鳳凰出其郊。好禮讓不爭。土僅千里,人多疾病,故不蕃息。”
《玉函山房輯佚書》記載:“天下有五鳳,五鳳皆五色。為瑞者一,為孽者四。似鳳者四,併為妖。一曰鷫鸘,即信、仁、義、智、禮。二曰發明,即智、信、仁、禮、義。三曰焦明,即信、智、義、禮、仁。四曰幽昌,即信、仁、智、禮、義。”
《堅瓠集》記載:“曰鳳凰生日。群鳥悉賀。惟蝠不至。鳳訊之。蝠曰:我有足能走。獸也。不為羽族壽。麒麟生日。群獸皆賀。蝠亦不至。麟訊之。蝠曰。我有翼能飛。禽也。不為毛蟲壽。迨麟鳳會間。言及蝙蝠。相與嘆曰。世上那有這等躲避奸滑的禽獸。”
意思是說,百鳥之王鳳凰過生日時,天下的各種鳥都派出自己的代表去參加鳳凰的壽宴,只有蝙蝠不管這一套,鳳凰見群鳥中唯獨缺了蝙蝠,很不高興,碰到蝙蝠時就責怪它說:“普天之下的鳥類都歸我管轄,你有什麼了不起的?”
蝙蝠說我用雙腳走路,屬於走獸,自然不去與鳥類為伍。百獸之王麒麟過生日時,成群結隊的走獸都去參加,蝙蝠也是不去,麒麟知道後亦責怪它,蝙蝠說我有翅膀能飛,屬於飛禽一類,不與你們羽蟲毛獸之流的動物相提並論。
之後,鳳凰與麒麟相會(走獸以麒麟之長,飛禽以鳳凰之長)時,談論蝙蝠,互相感嘆,世界上哪裡有這種狡猾奸詐的禽獸?這說明鳳凰、麒麟、真龍雖是太古洪荒異種真靈遺留血脈,但有時候也不好使。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