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天地任我行之二> 第410章:“倭國”&“日本”(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0章:“倭國”&“日本”(下) (1 / 2)

上回講到此時空的明朝在全面入侵日本前,早已透過間諜探知日本國情,尤其是日本人的民族性格。

“羞恥感”將日本人牢牢地束縛在“道德律令”中不能自拔。故在日本人看來,,“知恥”就成了“德行”之本。而只有對“恥辱”敏感,才會實踐善行的一切準則, “ 知恥之人”成了“ 有德之人”和“ 重名譽之人”的同義詞。

所以,日本強調要自我修養,尋求“圓熟”。日本的哲學認為,人的心靈深處存在著“善”,內心衝動直接表現為行動時,會很自然地“實踐德行”。於是,人們努力修行以求“圓熟”,並最終達到消除“羞恥”之境界。

“恥感”也造就了日本人極端扭曲的自尊心, 使他們對外來的嘲笑和批評極為敏感,哪怕是微小的或善意的批評,也會被認為是對他人格的侮辱,搞不好就會當場拔刀相向。這在日本人看來叫“知恥而後勇”!

受到嘲笑的日本人有兩種選擇,一是化嘲笑為動力, 不斷自我完善, 提升境界與能力,以此來消除外來的嘲弄,並藉機報復對方;或是在怨恨裡自我折磨或折磨他人,而自我折磨的極端表現就是剖腹自殺!

折磨他人又有不同的途徑,一個是直接報復嘲笑他的人,將對方打敗並踩在腳下, 為自己正名,以嬴回聲譽;或者是透過折磨第三者來發洩心中的怨恨。前者形成了日本社會自古以來崇尚復仇死斗的風氣,比如後世電影中“四十七士的報仇行為”。後者的表現如在日本中學裡, 高年級學生經常欺侮低年級學生。

因為他們都是從低年級上來的, 都受過侮辱, 因此就要把怨氣發洩在下一級頭上,讓“暴利”與“虐待”根植於是每個日本人的心靈深處,以便將自己和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變成性格有缺陷的“施虐狂”和“受虐狂”!

“恥感文化”造就了日本社會里從古至今傳承不絕的“繁文縟節”,並且還對犯下的錯誤日本人從來沒有要求坦白懺悔的習慣,更沒有祈禱贖罪的儀式。因此,日本人拒絕承認“二戰”時期的侵略鄰國的暴行、篡改日本教科書、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等一切極端行為,都與其“恥感文化”有關,根深蒂固,根本無法消除!

與此同時,日本人是一個“自尊心爆棚”和“優越感十足”的民族,因為日本民族是永遠不會在“被脅迫”的情況下承認錯誤的。日本人認為只要承認了錯誤,那麼自己就是個“罪人”,將永遠也不可能在世界上再有立足之地,再不能在世界上抬頭,會一直都受到全球“敵人”的唾棄。這也是日本人“恥感文化”的一種體現。

在日本人的這種堅持下,年輕一代的日本人對於自己祖先的行徑已經漸漸變得茫然不知,反而對中國以及其他的亞洲民族國家的這種窮追不捨責難感到吃驚。儘管中國人是一個胸懷博大、樸實善良的民族,拋開日本人一再挑戰中國人的“民族感情”和“歷史傷疤”之外,也是絕不能對日本人的這種行為掉以輕心的。

日本的行為動機是隨機應變的,他們可以在中國盛唐時期全方位複製中國的文化乃至文明“模板”,也可以在戰敗之後迅速並且理所應當的依靠自己的敵人來自我療傷,並以自己的敵人為榜樣向美國人學習。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日本會用和平的手段在全世界範圍內謀求自己的“應有地位”。但若是不然,日本人也會成為“北約”武裝陣營中的一員,願意將自己的國防和軍事力量貢獻出來給以“美帝”為首的“北約”。

雖然日本的軍國主義已經失敗過一次,但日本人還將重視“軍國主義”在世界其他國家是否也會失敗?倘若成功了,則日本又有了一個學習的榜樣,並且會義無反顧、理所應當的再次走向“軍國主義”的“老路”!

另外,“等級制度”也是日本文化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同樣深刻影響著日本人的民族性格。在日本社會,“各安其位,各司其職”是等級觀念的基本,也是其核心,因為日本不僅是個“單一民族”和“單一文化”的島國,而且土地資源的有限,物資也很匱乏,使那裡的生活條件並不寬裕,為了生存,就要奮鬥。

在這樣的環境下,任何人都無法孑然一身、獨立於群體而生存。因此,合作分工比矛盾衝突更有可能生存下去。這就造成了日本民族從古至今都具有很強的凝聚力,而根源於其濃厚的“等級觀念”與“武士道”。

首先,日本的“等級觀念”體現在對上級、長者的絕對尊敬和服從。關於尊敬,日語裡就有許多“敬語”,對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詞彙。日本人在使用“敬語”時,通常還伴有適當的鞠躬和跪拜。

而且,日本人不僅要懂得向誰鞠躬, 還要懂得鞠躬的程度如何?從簡單的動肩、點頭直到最高的“跪拜禮”都要諳熟於心,因為對一個人十分得體的鞠躬,放到另一個人身上,也許就會變成莽撞無禮的舉止。

所以,每一個日本人必須學會在哪種場合該行哪種禮。“行禮”代表的就是自己和別人的關係,以及自己和別人的級(等級)別區分。而日本的家庭生活核心也是以性別、輩份和年齡差別為基礎的等級制度,因為妻子要給丈夫鞠躬,孩子要給父親鞠躬,弟弟要給哥哥鞠躬,女孩不分年齡大小,都要給兄弟鞠躬。

在日本社會,“鞠躬行禮”這種繁瑣細緻的行為規範,雖然看起來很麻煩,但它確實保證了許多利益,減少了流血;至於“服從”,可以聯絡到日本的固有的“武士道精神”,其中就有一項叫做“忠誠”的重要內容。

在森嚴的等級模式下,日本人對上級有著非比尋常的崇拜,因在日本人看來,上級說的話就是命令,命令無所謂對錯,即使錯了,自己也無權評判,只有絕對的服從和遵守。因此,日本人的絕對服從意識一方面促成了日本人嚴密的組織性,戰後日本經濟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社會組織的嚴密、統一性。

另一方面,也造就了日本人的“愚忠”,而“軍國主義”盛行的日本政府則利用國民對天皇的絕對崇拜和服從,來將日本兵訓練成殺人機器,並在一系列對外戰爭中犯下滔天罪行,尤其是“侵華戰爭”和“世界大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