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天地任我行之二> 第402章:“九菊一流”&“九菊一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2章:“九菊一流”&“九菊一派” (1 / 2)

上回講到在此時空“崇禎帝”大婚典禮上,“倭國特使”居然現場搗亂,被揭穿身份後,讓朝廷怒不可遏。

作為“東洋島國修真界”中24修真勢力之一的宗徽,“九菊一派”顯然是比較出名的一派,因為最正統的是菊花中帶有“大日如來梵文”的宗徽,也就是原始的“九菊聖道”。此乃“九菊一派”各分支使用最多的標誌。

其實,“真津天”所創立的“九菊一派”也叫“九菊一流”,是古代日本的比較出名的“修真勢力”之一,也是流傳時間較久的一個“詭異流派”,原本源起海西中國的“陰陽學說”,並最終定型於隋唐時期“遣唐使”之行。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陰陽學說”和“奇門遁甲”被賦予正統概念,自成一家,史稱“陰陽家”。“陰陽學”是中國最早辯證統一的哲學觀點,正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在古代日本的“飛鳥時代”,大約於西元602年,在朝鮮半島西南部原“三韓”之一的“馬韓地區”建立起來的國家被“倭國”(日本)滅國後,那傳承自南北朝時期的所謂“南扶餘國”的高僧觀勒,便攜帶“中原典籍”中的《奇門遁甲》和“陰陽學說”等相關學說的古書和筆記東渡日本求生。

待“陰陽學說”傳入日本後,便慢慢融合了古代日本土著文化的《奇門遁甲》和“陰陽五行論”,在日本逐漸形成了兩個重要的流派(修真勢力),即正統的“陰陽家”和陰毒的“九菊一派”。

這兩個分支在“法術”上差不多,但在“練術”上存在明顯分歧。“陰陽師”認為“陰陽論”精髓應為辨是非,輔正道做法佈陣,占卜星相、吉凶,預知前世未來的能力應用於濟世救人,扶危濟困,和茅山道士類似;

而“九菊一流”認為,要想修行到更高境界就要不擇手段,必要時亦可施展“奇門邪術”害人取命,譬如俗稱“惡毒風水魚邪”(就是為了擋煞氣而死的金魚)就是其秘法代表之一。因此,“九菊一派”乃“邪道修士”。

作為“邪修”,“九菊一流”尤其擅長邪風、異術、養屍、控屍、拘魂、御鬼等“邪法”,且手段極其殘忍。

這和“南洋降頭師”走的是一條路子。故在日本國內,皇室和稍微有正義感者都不看好“九菊一流”,而是選擇支援“陰陽師”。可正是這種局面,才導致“九菊一派”愈發神秘,走的路子也愈發野起來。

“九菊一派”的標誌就是菊花,而日本的國花卻有兩種,一種就是本土的櫻花,另一種就是西元八世紀前後才傳入日本的菊花。“九菊一派”的標誌是“八瓣菊花”,那為何叫“九菊”呢,因為派內高手以九種毒物之粉喂菊,使菊花在冬日盛開。此時的菊花,不但劇毒而且還是修煉“異術”的必要之物。

由於“九菊一派”長期被“陰陽師”壓制,因此其的行蹤處事極為隱秘,甚至連本國人都基本上知之甚少。殊不知“九菊一派”分為“四門”,領屬“九菊”,下轄“十二壇”,共有“三十六社”。

“四門”分別為“天門”、“ 地門”、“ 風門”、“ 雷門”,總管“門中”所有事物等等。“四門”下設 “乾菊口”、“ 坤菊口”、“ 艮菊口” 、“震菊口 ”、“巽菊口”、“ 離菊口 ”、“坎菊口”、“ 兌菊口” 和“開元菊口” 。

“九菊堂口” 下 又分立了“三十六社”。有文獻顯示,“九菊一流”門徒亦信奉日本的傳統當地信仰——“天照大神”,也就是“扶桑神道教”的“至高神”。由於“九菊一流”門規極嚴,凡入教者,都需在“天照大神”的畫像或雕像前,立下類似“武士道”一樣的 “血怨誓”,並且喝下秘製的“九菊酒”,心甘情願做好為教而死的準備。

一入“九菊”,終身不得出教。一旦叛教,會立刻被刑檢司命,即用“鎖魂鉤”斃命,故被認為是“邪道”。

據道術中的“天演局通則”的演算法,推算出當地七關的方向,例如“貪狼”、“巨門”始明而暗;“祿存”、“文曲”、“廉貞”始暗而明;“武曲”、“破軍”始明而終,則“雲墾關”置乾位、“尚冂關”、“紫晨關”置巽位、“上陽關”置離位、“天陽關”置震位、“玉宿關”至艮位,“太遊關”置坎位,就像後世的“數理化公式”一樣,如此排列組合,便能在“天演局通法”中列出181種“陣法”來破壞敵方風水格局,且涵蓋了七星明暗變化的所有排列。

日本“九菊一流”之流派多種,分流大概有兩支,一支流派為“星象堪輿”,專門破壞地方風水格局,盜竊對方氣運為我所用;另一支流派為“專修法術”,因修法比較靈驗,故日本民間百姓對“九菊一派”頗為重視。

比如,專門修煉“法術”的日本“九菊一流”之“念力移物”施法過程共有九步,現簡單介紹入門部分如下:

先設一尊“日光雷電母”於神壇上,準備菊花九支、缽酒一缽,最好用日本盛產的“菊花酒”;接著用“紅線”三根、“金球”一個,且“金球”中空卻有九孔,代表九個“骨腦”;接下來用“金球”(必須得是純金打造之圓形金粒)選一陽光照耀之房舍中進行;最後就是“觀想”,以此來淬鍊自己的精神力(念力),使之變強。

整個“觀想”過程便是“日光雷電母”在虛空中出現,騎著一牛,牛身紅色,牛眼放電,電擊一切樹木。光母身藍色,一頭兩臂,左手拿一電盤,右手執一電錐,敲電為樂,震聲隆隆。再次觀想“電母”放電加持“行者”,則“行者”全身充滿電流(雷弧電光)。主意,“電流”為藍白色,復觀想三根紅線上會有三個“小人”。

第一個為“雷電女”,綠色天衣;第二個為“雷神”,黑色猛男;第三個為“風行女”,白紅色。這三個“小人”在三根“紅線”上往來飛馳。若“觀想”修到一定程度,則三根“紅線”將會隨“行者”之心念而產生明顯變化。

這是施法的第一種階段。其次乃第二階段,得念“電母加持咒”:“安,沙卡兒它,衣母北哇,沙婆哄!”與此同時,還必須“結電母印”,即兩手之中指與無名指微屈,拇指輕捏成內圓圈,其餘小指與食指伸直。

“電母”再次放電加持“行者”,諸如“電流”(雷弧電火)由“金珠”的九孔中自由出入,穿過“金珠”的九孔後返回“電母”身上,而“行者”放電相應。注意,一定要觀想清楚才行。次再“觀想”時,“金珠”就會不停地搖晃,以致於發生位移為止。此乃“念力移物法”,而日本“九菊一流”的長老、近門兵丁,則最善此法了。

“九菊一流”有這樣一個古老的傳說,說是當年有一群土匪襲擊了某“神社”。正當土匪們準備下手時,忽見那寺廟寺院厚厚的積雪裡,竟然有無數的物體在晃動。眾土匪以為是“紅血蛇”這種帶有巨毒的蛇,於是嚇得奪門而逃。其實,那寺院的雪地裡根本沒有毒蛇,只是一堆紅繩而已。

“九菊”用法術嚇退敵人後,從此在民間廣為流傳。不過,後世之人若說起“九菊一派”,定會想到在“老港片”《驅魔警察》中,能見到的各種不可思議的鬥法場面,而主演“林正英”曾將其展現得淋漓盡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