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天地任我行之二> 第397章:皇帝大婚,萬方來朝(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97章:皇帝大婚,萬方來朝(上) (1 / 2)

上回講到朱由校在弟弟幫助下成功將“火車”改造升級,並得知“火輪機關”眾多妙用,遂引發工業革命。

“好了好了,伯伯別生氣,咱姐妹們不逗你玩了總行了吧?咯咯。”眾女嘻嘻哈哈,覺得眼前的男人呆萌可愛,果真是做工匠的好料子,卻對權力、慾望無所求,完全可以放心了,於是紛紛向皇帝丈夫點頭表示肯定。而朱由檢在得到了后妃們的肯定後,也微笑著報以點頭回應道:“兄長請自便,朕有事告辭了。”

話音一落,崇禎帝朱由檢及其後妃們便紛紛腳下生煙,青雲直上,便向著北面百里開外的“石花洞”飛去,似乎打算找“催木匠”來商量事情。而事實也正是如此,畢竟頂著個“女婿”名頭,卻未能抱得美人歸呢。

“小婿/晚輩見過岳父/國師大人。”朱由檢及后妃們紛紛從天而降,進了“石花洞”後上前給催木匠見禮。

“哈哈,都免禮,起來說話。”催木匠微微睜開雙眼,掃了一下對方後道:“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噢?莫非岳父/國師大人知道我等之來意?”————“哈哈,那是當然。”催木匠笑道:“催某有‘未卜先知’之法,當然知道爾等來此所謂何事了。大妞、二妞、三妞,將爾等九個妹妹叫過來,老子有話要說。”

“咯咯,遵命,來了。”催我弟、催你弟、催她弟,應聲過後,便去洞裡深處將正在打坐煉氣的九個妹妹全都叫了出來,於是嘰嘰喳喳歡鬧著,向父親問道:“敢問爹爹,您喚孩兒們前來所謂何事呀?咯咯。”

“所謂何事?當然是把你們都嫁了唄!”催木匠笑道:“婆家已經找好了,就是這小子的‘朱明王朝’呢。”

“咯咯,原來是皇帝哥哥和后妃姐姐們來接咱們姐妹們呀?歡迎歡迎,咯咯。”眾女嘻嘻哈哈迎上去。

“嚴肅點!臭丫頭們都快要嫁人了,就不能矜持點兒?”催木匠見狀後不禁呵斥道:“若是讓你們孃親見了,恐怕還得生氣。另外,皇帝大婚,須得隆重,早做安排才好,這大喜之日就訂在‘九月初九日’好了。”

“九月初九?那不是重陽節麼?這……”眾人聽罷後很疑惑:“如今才‘春分剛過,還沒到‘清明’呢,是否早了些?”————“呵呵,不早了。”催木匠笑道:“早作準備,趁著‘清明祭祖’,將此時告慰朱家列祖列宗。”

“噢?原來如此。多謝岳父大人提醒!”朱由檢聽罷後,忽然想到了什麼,於是又問:“為何不能提前麼?一定要選在九月初九日 ?”————“哈哈,這是因為皇宮裡‘陰氣太重’,需要選一個‘陽氣十足’之日。”催木匠笑道:“趁著還有半年時間裝備,爾等可將訊息廣佈天下,也可趁機看看坤輿萬國對此態度如何?”

“咯咯,那敢情好。”眾女聽罷後紛紛叫好:“又能收貢品嘍,太好了!不過,若有人來砸場子,咋辦?”

“哼,砸場子?除非活膩了,否則正好讓其瞧瞧我大明朝的厲害!”朱由檢卻不以為然道:“早在認識‘國師’大人您之前,我大明確實風雨飄搖。但經過朕這三年勵精圖治,早已今非昔比,最不怕的就是打仗!”

朱由檢說的沒錯,因為自從他得到了催木匠贈送的“傳國玉璽”之後,彷彿在異時空明末歷史上原本應該發生的各種天災、人禍竟都沒有發生,而原本因財政枯竭的大明朝廷並沒有崩潰,反而走上覆興之路。

要知道,在異時空的明朝乃亡於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不過,在中國歷史上,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一般都會發生在各個封建王朝的中後期,但明朝的情況很特殊,因為從立國之初就不停地爆發農民起義。

其實,從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農民起義就如同星星之火,一直在中華大地上到處燎原。在“洪武帝”朱重八在位的31年裡,有史料記載的全國性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竟然爆發了200次以上。這就很奇怪了!

此外,不自在“洪武時期”,在其他明朝皇帝在位時期,大小規模的農民起義也接連不斷,平均下來竟然每年都會爆發數起甚至數十起(包括“農民暴動”),因為有好事者曾做過統計,只有在“隆慶時期”和“萬曆朝”初期這短短的十幾年裡,有關明朝的史料裡沒有記載過農民起義(暴動),而剩餘時間,起義不斷。

因此,相比於歷朝歷代,明朝簡直就是中國古代“農民起義”的“集中爆發期”!而鎮壓“農民起義”,則是歷朝歷代明朝皇帝們的“必修課”。為何明朝的農民起義如此頻繁呢?原因便是朱元璋的治國理念有問題。

西元1368年,朱重八在江蘇南京建立明朝時曾說過:“胡元亡於寬,故朕濟之以猛。”前半句話意思是“元朝”亡於對老百姓太寬容,因為“蒙元朝廷”乃蒙古貴族所建立。因其乃草原遊牧民族,文明程度較低,故管理水平落後,只相信快馬、彎刀和弓箭的力量,對“孔孟之道”、“華夏禮儀”嗤之以鼻,治國只關心收稅。

在蒙古貴族眼裡,其統治下的臣民,不管是普通蒙古牧民還是色目人、漢人、南人的官僚階層或鄉紳地主,只要能把賦稅足額收上來就行了,至於實行奴隸制、封建制、官僚買辦,還是資高利貸都無所謂。

蒙古貴族統治階層對下面的官僚階層怎麼管理百姓和如何收稅一概不管。到了元朝中後期,色目人、漢人,甚至南人中的“富戶”(官僚買辦、土豪劣紳等)有錢人出門時,即使都乘坐16人抬的“大花轎”,相當於皇帝的待遇也沒人管,因為蒙古統治階層眼中只在乎與錢財對等的階層地位,不在乎什麼狗屁禮儀。

不過,到了後世的明、清兩朝,只有“皇帝老子”出門時,才能享受“十六抬大轎”!其他人若敢僭越,則必定以“試圖謀反罪”押入死牢,等候問斬。而元朝時期有錢人家裡裝修得金碧輝煌,甚至雕龍畫鳳,也不會招來“蒙元朝廷”發難,即便有人故意暗中挑事並造謠誣陷,頂多也就是費些錢財就能把官差們打發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