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歷史重來,假如“帖木兒”在東征明朝途中沒死,而是按照情報收集路線順利率軍進入中原,這這段歷史或許別開生面,因為當時的“明成祖”剛登基不久立足未穩,未必能抵得過二十萬精銳騎兵進攻。
其中的原因可以類比後世“清軍入關”的情況,畢竟南京的“建文朝廷”不太配合朱棣各位“篡位謀逆者”。
第一,“明太祖”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不惜誅殺了明軍中一大批能征善戰的武將,這對明軍戰鬥力的摧殘是空前絕後的,並且一直影響到“永樂年間”,而逃過一劫的一小部分優秀明軍將領又在“靖難之役”中死於內戰,未死於內戰的屬於建文帝的明朝中央軍的將領,對於剛剛奪得大位的朱棣來說又並不值得信任。
當然了,這些“建文朝廷”的武將們對“新君”朱棣也充滿疑慮,如果讓這些將領帶兵上戰場與“帖木兒”軍隊作戰,勢必會軍心不穩,結果是可想而知的。當然了,也許有人會說,朱棣完全可以不用這些人領兵!
不過,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因為不用這批將領帶兵,那這仗基本上就不用打了,除非只靠朱棣自己帶領的北方“燕軍”嫡系部隊,但實力太弱小了,就算是下令徵召駐守在東北地區的“朵顏三衛”蒙古騎兵來參戰,依舊沒有必勝把握。“建文帝”的中央軍才是明朝主力部隊,國難當頭,中央軍的這些將領必須得用。
造成這種局面,“四子”朱棣恐怕還得埋怨自己的老爹“朱重八”,因為在“洪武”二十六年(西元1393年, 朱元璋為了加強集權統治,便藉口“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於是就開始大肆株連並故意殺戮功臣、名將。
因“藍玉案”而被株連和殺戮者逾15000人!另外,朱元璋以“藍玉案”為“契機”,不僅誅殺了“藍玉一門”(全家老小),甚至連傅友德、馮勝、王弼等公侯在內,一律牽連。如此,便能減少“異姓功臣”對“朱姓皇族”之“家天下”的威脅,不可謂不“厚臉心黑”且“卑鄙下流”!但這就是“政治”!政治的本質就是“權力爭鬥”!
此案被誅殺的人絕大多數為明軍中的武將,其中不乏很多身經百戰、足智多謀的老將。而此前的“胡惟庸案”中,被誅殺的30000多人主要為文臣,因為朱元璋堅信只有將自己的“皇權”徹底掌控才能高枕無憂!
朱元璋這次對明軍中眾多武將的大肆屠戮,距離西元1404年的“帖木兒”大舉東征明朝,在時間上也才過去11年而已,且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明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恢復元氣,因為被誅殺掉的明軍優秀將領,絕非短期內就能培養出來。這也是“帖木兒”經過十幾年反覆收集明朝情報所得的最有價值的情報之一了!
而這在短短的十一年間裡,明軍還有四年時間在打“內戰”,也就是“靖難之役”。而在這場“帝位爭奪戰”中,朱棣的“燕軍”參戰總兵力約為30萬人,而“建文帝”的“中央軍隊”參戰的兵力達到了100萬人!
在“內戰”中,“燕軍”傷亡6萬餘人,而中央軍隊則傷亡超過50萬餘人!巨大的“內戰”傷亡,讓原本就元氣大傷的明朝軍隊處境更是雪上加霜。若非之前的“韃靼”和“瓦拉”被朱元璋反覆打趴下,恐怕早就南下了。
第二,假如明朝為了對付“帖木兒”的東征大軍,把主力部隊調往西部迎敵,而作為明朝死敵的北方草原的蒙古大小部落必定會趁此良機,聯合“帖木兒”的東征大軍一起同時進攻明朝,佔領中原,恢復元朝!
對於韃靼、瓦拉、兀良哈等實力比較強大的蒙古草原部落來說,共同出動數十萬鐵騎突破“九邊重鎮”的明長城防線,並不困難。如此一來,蒙古騎兵大舉南下中原,光是靠士氣低迷的明朝步兵根本擋不住!
如此一來,大明危矣!攻滅明朝,恢復元朝,指日可待,畢竟從之前的“宋朝”兩度被外族攻滅,在加上後世“滿清入關”的情況再現,就算“大明帝國”軍事實力再強,“永樂皇帝”再怎麼能征善戰,光是依靠實力下降且士氣低迷的步兵,同時面對兩線作戰,根本無法抵擋兩支當時世界最強大的騎兵進攻,此乃無解!
面對這種“死局”,就算是“朱元璋”重起於地下,恐怕也是無可奈何、回天乏術,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老朱家”一手建立的“大明王朝”土崩瓦解,最後重現千餘年前“五胡亂華”的慘烈悲劇,那就是漢人被屠殺!
雖然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於西元1368年被明朝滅亡,而且蒙古人也被朱元璋派兵強行趕回了大漠草原,但並不意味著蒙古人就是強弩之末且不堪一擊,因為“遊牧民族”的血管裡流淌著“兇蠻血液”,喜劫掠殺伐。
從1370年——西元1396年,明太祖朱元璋針對元帝國的殘餘勢力先後進行了八次北征。在明太祖北伐之後,蒙古分裂為韃靼、瓦剌和兀良哈,但他們依然時刻威脅著中原地區,故仍被明成祖視作心腹大患。
而即後位的明成祖朱棣為了徹底解決元朝的殘餘勢力,決定親自率領明軍進行北伐,先後五徵蒙古。
那麼,明成祖朱棣對蒙古地區的征討規模到底有多大呢?從這一系列征討過程中又能看出什麼問題?
據《明史》記載:“明年(永樂八年,西元1410年)帝自將兵五十萬眾入塞。本雅失裡聞之懼,欲與阿魯臺俱西,阿魯臺不從,眾潰散,君臣始各為部……”如果史書記載是真的話,永樂大帝北征蒙古草原的規模之大,足以讓人咋舌,甚至完全能與1500年前漢武帝北伐匈奴時發動的“漠北決戰”的規模相提並論了!
這也可以從另一方面,真實反映出蒙古的實力依然強大,畢竟在此之前,朱棣曾派出僅有的十萬騎兵“豪華陣容”深入大漠,結果全軍覆沒。要不然,明成祖朱棣何必出動如此規模巨大的步兵軍團前去打仗?
設想一下,如果軍事實力如此強大的蒙古人與西來東征的“帖木兒”麾下的實力更為強大的突厥人結成聯盟,共同對付軍事低迷的大明,那麼大明的勝算能有幾何?就算那50萬步兵全都屬“神機營”,恐怕也未必能有戰勝把握吧?以上這些原因,正是西元1404年帖木兒東征大明,明成祖朱棣可能不敵的原因所在。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