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戰結束後,帖木兒軍大敗,阿卜杜勒也被殺死於亂軍中,而卜撒因則成為了“帖木兒帝國”新的統治者,但烏茲別克大軍卻大肆劫掠了薩馬爾罕城。“撒馬爾罕之戰”後,阿布海爾志得意滿,心想就連曾經的“中亞霸主”的“帖木兒帝國”都臣服在自己腳下,於是“號令四方”之情油然而生,卻不知東方正有一個強敵。
正當阿布海爾醉心於於與建立“帖木兒帝國”一般的“宏圖霸業”美夢時,突然平地響起一聲驚雷,因為東方的衛拉特蒙古人(蒙古瓦剌部)來了。瓦拉在東方不僅統一了蒙古草原,而且還製造了“土木堡之變”。
蒙古衛拉特部,也就是明朝所稱的“瓦拉”,屬於當時“漠西蒙古”的各部落的“前身”。後來,瓦剌衰落後分裂成了和碩特部、準噶爾部、土爾扈特部、杜爾伯特部。其中,“和碩特部”因實力最強而被尊為“盟主”。
西元14世紀,隨著元朝末年天災人禍,民不聊生,致各地農民起義,並且由朱元璋率領的一支農民軍迅速崛起後在江蘇南京建立“明朝”,接著發兵北伐並一舉攻破元大都,迫使元順帝等蒙古貴族倉皇北逃。
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新生的“明朝”多次發兵深入大漠草原與蒙古的“北元”殘存勢力交戰,並最終徹底消滅的“殘元”力量,導致隨著敗退回蒙古草原的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其它勢力也變得日漸衰微了。
最明顯的體現就是接下來的“明成祖”朱棣連續五徵漠北,硬是將實力不弱的“元朝正統”韃靼部打廢打殘,卻不曾想讓漠西蒙古的瓦拉佔了便宜。不過,在此之前,瓦剌部也被朱棣派兵攻打,實力遭到嚴重削弱,只不過沒有像韃靼部一樣被直接打殘了而已。因此,瓦拉在明成祖朱棣駕崩後迅速崛起並統一蒙古。
西元1439年,也先繼任瓦剌首領,並自稱為“太師”,於是率兵東征已被明朝打殘了的韃靼各部。在成功統一了蒙古草原後,也先還繼續東征明朝在東北的地盤,一方面想消滅明朝的“朵顏三衛”,另一方面想掠奪東北女真族各部落的人口與牲畜來壯大自己實力。這時,也先控制的地盤空前廣闊,比肩唐時突厥。
到了西元1448年,也先控制了東起女真,西到哈密,北抵葉尼塞河上游,南鄰“明長城”沿線的廣大區域。其後,也先把目光對準了南方的明朝,準備大舉進攻明朝,因為他始終念念不忘恢復元朝一統天下。
西元1449年,也先起傾國之兵入侵明朝邊境,引起了明朝上下的極大震動。明朝皇帝“明英宗”朱祁鎮聽聞訊息後,盡起京師“三大營”以及其它精銳部隊20餘萬人號稱“五十萬大軍”,效仿成祖皇帝親征漠北。
當時,明朝的軍隊系統逐漸因貪汙腐敗和兼併土地等問題而開始沒落,“明英宗”為了對抗文官集團的“官僚政治”而不得不啟用“宦官”(太監),於是在出征途中,這兩種彼此競爭的力量不斷進行著互相對抗。
而明朝皇帝“明英宗”為了展示“皇帝御駕親征”的權威性,不聽手下官員們勸諫,加之明軍偵查系統失靈,導致大軍多次更改行軍路線,造成勞師兵疲,怨聲載道。這對於古代行軍打仗來說,卻是致命危險。
瓦拉統帥也先則針對明朝的軍事行動,也動員了15萬大軍,而且全是騎兵,兵分四路,最終將明朝大軍圍困於無水源的“土木堡”。這讓明朝的數十萬大軍飢渴難耐,處境艱難。而也先則詐稱可以透過和談來退兵,並同意讓明軍到土木堡附近的河邊去取水。明朝大軍缺水依舊,故引發了軍隊潮湧般到河邊飲水。
這時,瓦拉軍的號角響起,突然對陣營大亂的明軍發動總攻。“土木堡”一戰,明軍數十萬人馬全軍覆沒,隨軍文臣武將戰死者達七十多人,就連皇帝“明英宗”朱祁鎮也做了瓦拉人的俘虜,讓明朝措不及防。
此戰讓明朝的北方門戶洞開。此時,也先的聲望如日中天,接著又組織各部去進攻明朝的都城北京,卻因有于謙這個“硬骨頭”在主持軍務並正面抵抗,同時下令各地勤王,導致瓦剌大軍終究還是剎羽而歸。
從北京敗歸後,也先加緊了稱“汗”的準備。西元1453年,東羅馬拜占庭帝國首拜占庭都被奧斯曼土耳其人攻陷,存在了一千多年的“羅馬帝國”正式滅亡。就在同一年,也先擊敗脫脫不花,自稱“天聖大可汗”。
為了拓展勢力,也先派次子阿失帖木兒率軍征伐西面的“烏茲別克汗國”。然而,正當他躊躇滿志地準備重建“成吉思汗”的霸業時,沒有“黃金家族”血統的他卻遭到了政敵的暗殺,標誌著盛極一時的瓦拉衰落。
也先死後,瓦拉部落一分為二,為長子博羅納哈勒的杜爾伯特部、次子阿失帖木兒的準噶爾部。阿失帖木兒得到了也先的死訊後,因相距遙遠,準備按計劃先西征阿布海爾的“烏茲別克汗國”,並且此次西征軍隊彙集了“土木堡之戰”中的各支精銳部隊,總計有五萬餘人的騎兵隊伍,如同洪流般向烏茲別克湧來。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願《天地任我行之“系列”》小說能給大家帶來快樂與感悟!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歡迎閱讀我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