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天地任我行之二> 第373章:異時空裡的明朝和西域(之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3章:異時空裡的明朝和西域(之二) (1 / 2)

上回講到“帖木兒”率大軍東征明朝未果,卻不知後代之間互相爭鬥,在“帖木兒帝國”衰落時強敵崛起。

西元1449年10月25日,“帖木兒帝國”的“學者君王”兀魯伯在隻身前往阿拉伯半島麥加“朝聖”的路上,被其長子迪甫派兵殺害,結束了他“戲劇性”的一生。儘管兀魯伯的寬容與仁慈為自己培養了很多忠心的臣下,雖然這些人沒能力來幫助主公平定國家,但卻具備復仇的能力,因為他們對迪甫背信棄義弒父不滿。

迪甫之所以要執意殺死自己的父親,或許是因為他的父親兀魯伯對他太不公平,但這種“弒父”行為畢竟是毀滅人倫的,在古今中外都會遭人所不恥!根據史書記載,當迪甫看到兀魯伯首級時,當場歇斯底里,在精神和行為上都失去了控制。於是,在訊息傳出宮廷後,各路對其憤恨者就在暗中籌劃對其報復。

西元1450年5月9日的午後,正當迪甫在薩馬爾罕城南的花園裡遊玩時,突然遭到暗箭射殺。結果,在迪甫死後,“帖木兒帝國”再度陷入了亂局,卻正好趕上北方的烏茲別克人大舉南下劫掠,於是爆發戰爭。

“烏茲別克”(Uzbek),其族名來自於著名的“金帳汗國”建立者拔都的弟弟“月即別汗”(Oz Beg)。西元1243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在遠征俄羅斯及斯拉夫諸國後,於伏爾加河下游的薩萊建立“欽察汗國”,因“王庭大帳”遠看顯示出“金色”且上面有金鷹,故被稱“金帳汗國”,而當時的俄羅斯各公國都淪為其藩屬。

其實,“金帳汗國”就是“欽察汗國”,在西元1236年~西元1240年期間,由成吉思汗長子朮赤的次子拔都先後率領蒙古大軍征服了欽察草原的克里木(克里米亞)、高加索、保加爾汗國、斯拉夫各公國,並將伏爾加河和奧卡河地區以及策基伯河流域的大小“羅斯公國”吞併後,於西元1242年建立著名的“欽察汗國”。

拔都在伏爾加河入口處建立了首都“薩萊城”(俄羅斯阿斯特拉罕附近,並以伏爾加河地區作為政治中心。“金帳汗國”東起額爾齊斯河西部,西至第聶伯河,南至巴爾喀什湖、裡海、黑海,包括北高加索及花刺子模北部和錫爾河下游地區,向北臨近北極圈,國土面積最大時達六百萬平方公里,是當時世界強國。

不過,蒙古人征服“基輔羅斯”各公國後,沒有急著將這些公國直接劃入金帳汗國的疆域之內,而是作為“藩屬國”存在,讓其保留一定的自治權,專門給自己收稅,而自己則坐享其成,混吃等死,逐漸衰落。

到了西元15世紀時,“欽察汗國”先後分裂出了西伯利亞汗國、喀山汗國、克里米亞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等獨立國家。此時,“欽察汗國”中央直轄所在也就只剩下有限的疆土,並被當時的人稱為“大帳汗國”。

而“欽察汗國”的正統汗位則由“大帳汗國”繼承。但是,到了西元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率軍擊敗了“欽察汗國”分裂後產生的“大帳汗國”,並使俄羅斯從“大帳汗國”中獨立出來,才最終結束了“蒙古人”對斯拉夫人長達238年的統治。西元1502年,末代大汗賽克赫阿里被克里米亞汗國擊敗,使“欽察汗國”滅亡。

儘管“欽察汗國”或曰“金帳汗國”在南方與西亞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以及中亞的“帖木兒帝國”都同時接壤,但在“金帳汗國”分裂後形成的“烏茲別克汗國”則主要針對國力日漸衰落的“帖木兒帝國”發動侵略戰爭。

西元1382年——西元1405年,在“金帳汗國”脫脫迷失大汗在位時代,“藍帳汗國”的“昔班尼家族”向南遷徙,並逐漸接近了“河中地區”的農業地帶。西元1428年,在“昔班尼”家族17歲的“王子”阿布海爾被擁戴為“可汗”之後,便宣佈建立“烏茲別克汗國”,其東北與漠西蒙古衛拉特接壤,東部與新疆東察合臺汗國為臨。

西元1429年,阿布海爾率領烏茲別克人開始蠶食周邊各國領土,且第一個目標便是四分五裂的“金帳汗國”。在進攻“金帳汗國”之前,阿布海爾下令所有的鐵匠與鍊鐵爐都用來打造盔甲和兵器,並且所有領地內16歲以上至40歲的男人一律被編入軍隊,準備起傾國之兵,為自己的“昔班尼王朝”謀求一個光明的未來。

而烏茲別克的鐵匠們也使用了當時中亞地區較為先進的“交流鼓風法”來煉製鋼鐵,並使得所產鋼鐵的韌性較高,可以製造出高品質的兵器。由此,烏茲別克軍隊所裝備的盔甲、兵器具備了韌性強、銳度高的特徵。於是,西元1429年9月,阿布海爾率領裝備精良的三萬軍隊大舉進攻“金帳汗國”,讓大軍所向披靡。

很多“金帳汗國”的蒙古貴族在率軍與阿布海爾的烏茲別克騎兵團交戰時非死即傷,望風而降。但也有不願屈服的少數貴族在丘陵間結寨自保。阿布海爾為了震懾敵人,派出精銳猛攻營寨,以徹底征服對方。

透過一系列征戰,“烏茲別克汗國”吞併了“金帳汗國”的烏拉爾河以東至錫爾河以北的赤朮家族(“黃金家族”)的領地,而在西元1430年——西元1431年之間,阿布海爾率軍攻佔了“花剌子模”地區,實力大增。

西元1450年,阿布海爾率領烏茲別克大軍開始進攻南方的“帖木兒帝國”,先後奪走了錫爾河沿岸的不少城市。當北方的烏茲別克人步步緊逼之時,“帖木兒帝國”在“弒父者”迪甫被殺後,統治集團內部卻推舉了文弱仁慈的兀魯伯侄子阿卜杜拉繼位。阿卜杜勒繼承了兀魯伯開明以及對學術寬容的態度,但招來麻煩。

因為此舉為他帶來了一個在烏茲別克避難的“挑戰者”——卜撒因。卜撒因是帖木兒第三子米蘭沙的孫子,而“帖木兒帝國”的宗教領袖們對開明寬容的阿卜杜勒不瞞,於是便向卜撒因發出邀約,希望他回國。

這使得在北方邊境蠢蠢欲動的“烏茲別克大汗”阿布海爾看到了機會,決定將在烏茲別克避難的“帖木兒帝國”親王卜撒因扶立,準備南下。西元1451年,阿布海爾率領八萬大軍,打著擁立卜撒因的旗號南下了。

此戰,阿布海爾也像曾對付“金帳汗國”一樣,動員了國內所有能戰鬥的部隊,只求一戰而定“帖木兒帝國”。當阿布海爾的烏茲別克軍像洪流般南下時,“帖木兒帝國”的統治者阿卜杜勒卻還寄希望能與之和解。

因沒有組織起像樣的軍隊進行抵抗,直到烏茲別克大軍兵臨城下了,那些擁立阿卜杜勒的大臣們才說動他組織了一支六萬餘人的軍隊出城決戰。儘管“帖木兒帝國”的軍隊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處於劣勢,但捍衛帝國榮譽的決心十分堅決。於是,在西元1451年10月,6萬帖木兒軍與8萬烏茲別克軍決戰撒馬爾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