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講到催木匠率眾人從北京出發,按照“某前輩”的神念指引,向西直奔“崑崙之墟”去“修真大聯盟”。
“修真大聯盟”的總部設在“崑崙墟”的“崑崙派”,而“崑崙墟”的“結界入口”就在“剛仁波切峰”的山頂之上。
“岡仁波齊”也叫做“剛仁波切”,是後世凡間的“佛教”、“苯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著名“神山”,被無數人膜拜。關於它的神秘傳說一直不絕於耳,也一直被人猜測,談論甚至調查,但至今仍無定論。為何?
原因有六:一是“岡仁波齊”峰頂的“金字塔之謎”;二是人到過山頂就會迅速衰老;三是仍未被民間“登山者”徹底征服;四是其位置所代表的“數字之謎”;五是無可比擬的“萬水之源”;六是神秘的“野人波切”。
在另一時空的西元1999年,由俄羅斯穆爾達舍夫教授帶領的俄羅斯科學家探險隊來到中國西藏,發現“岡仁波齊”山頂部位實際上是一個極其巨大的古代人工建築,準確的說是一座超大規模的“真空金字塔”。
此超級巨大“金字塔”被100多個其它“小金字塔”和各種“紀念碑”所環繞,並且明顯地朝向自己的基點。
根據當時的俄羅斯探險隊的各種勘探儀器測算後初步估計,那超級巨大的“金字塔”建築群,其餘部分的直接高度在100米1800米範圍內。而相比之下,古代埃及金字塔高度僅有146米而已。
此外,這個“金字塔建築群”可能是連線其他觀測到“超自然現象”的古蹟或遺址的世界性系統的“中心”。
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必須重寫人類歷史,因為山頂的“建築”比今天已知的任何金字塔都大得太多了!
由穆爾達舍夫教授領導的科學家得出結論,“岡仁波齊建築群”,正是宗教經卷甚至神話傳說中的“眾神之城”,是由宇宙先進文明建造,因為外星人瞭解微妙的“時空扭曲”,並知道如何對能量和時間進行控制。
否則,在這些金字塔的建造過程中,不可能移動大量的石塊或山脈的磨削。但是,該說法遭到國世界各國很多專家的質疑與反駁,因為大家都不願意相信有“史前超級文明”,更不願意相信地球上有“外星人”。
當時間來到了蘇聯解體後的第八個年頭,也就是西元1999年,這支俄羅斯探險隊其實曾想過要登上“西藏金字塔”的頂端。但是,當地的喇嘛們曾交代過科考人員,千萬別偏離設定的路線,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因為萬一偏離就可能進入密教活動區域,後果不堪設想。隊伍最終還是根據喇嘛勸告,放棄了行程。
那次攀登有4名運動員死亡,因為他們在攀“登岡仁波齊峰”的過程中,發現身體衰老得非常快,就好像正常細胞偷偷在加速分裂似的,也有人在登山之後的一、兩年之內就因為各種莫名其妙的疾病而離世了。
當時,科考探險推的其他成員中仍存活的人們都感到慶幸,也不禁對喇嘛肅然起敬,認為幸好聽從了對方的勸告而最終放棄登頂“剛仁波切峰”,否則,整個隊伍中所有人恐怕都會無一倖免的莫名其妙死去。
根據一些攀登者的說法,正常情況下,在“岡仁波齊”附近僅花十二個小時就等同於在其他地方已經過了兩週的時間,而越往上則時間流速更快,因為在岡仁波齊山上,頭髮和指甲的生長速度甚至肉眼可見。
這使得朝聖者懷疑“岡底斯山”周圍一定有神秘能量存在!殊不知,那只是“幻陣”所釋放出來的“結界”。
此後,各路“登山者”們雖然已進行了多次嘗試,但都無人登頂過“岡仁波齊”。可是,在古老的傳說中,聲稱有一個人征服了這座“神山”,理由是山體上的佛教“卍”符號型溝槽,據說就是他登頂後留下的證據了。
據說“岡仁波切山”腰間的那一圈溝槽,是一條纏繞在印度教主神溼婆脖子上蛇留下的痕跡;而豎的溝痕則是佛教尊者“米拉日巴”和苯教弟子“那若本瓊”為爭奪神山斗法時留下的。
當年,“佛教尊者”米拉日巴和“苯教大法師”若本瓊鬥法,約定在十五日月圓那天的天亮前,率先到達岡仁波齊峰頂者為優勝。太陽昇起以前,那若本瓊站在一面鼓上飛向頂峰,而米拉日巴則選擇御光而上。
結果,當第一縷陽光照在岡仁波齊峰上時,米拉日巴後來居上搶先到達峰頂,而那若本瓊卻驚得從半山頂上摔了下來,劃過山壁時就留下了那道深深溝壑。於是,佛教尊者米日巴拉生出,開創“藏傳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