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4 拜壽

崔夫人的孃家乃是清河崔氏的旁支,南渡到江左之後,開荒拓土,修建屋堡莊園,200多年來繁衍生息,子孫輩有才人出,氣象已是不凡。

寧家和崔家在早年天下大亂的時候相互扶持,才各自保住了基業,也才有了崔夫人和寧二爺的婚事,兩家的往來也是極密切的。

崔太夫人這輩子的傳奇並不下於寧老夫人。她唯一的遺憾便是子嗣不豐。她是催老太爺的續絃,生下崔夫人之後,隔了十多年才又生了個崔十七爺。觀看這排名就知道,崔家人丁興旺,這位小公子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也不少。

也正因為如此,崔老夫人為人慷慨好義,對丈夫亡妻留下的子女甚至於旁系子侄,都十分的慷慨慈愛,在崔家人緣極好。五十四歲雖然不是整壽,但崔家上下依舊給她辦得熱熱鬧鬧歡歡喜喜。

崔夫人和徐夫人兩妯娌帶著一干孩子,去崔家玩了足足十天才回來。玩的雖然盡興,但也不免筋疲力盡,累得筋骨都幾乎酥爛了。若不是後來聽說魏縣的在清查田畝的時候有人鬧事,當家立事的主公和夫人都無心再玩,這才紛紛散了。

徐夫人和崔夫人紛紛帶著兒女歸家,睡足了一夜,方有精神閒敘家常。

崔家的壽宴很熱鬧,而且不光是為了賀壽,主要是春天到了,大家寂寥了一冬,趁著老太太過壽和上巳節一起玩樂一番。周圍的人家都來了,也來了許多的小郎君和小女娘,崔家老太太十分心疼外孫女,不僅將崔夫人呵斥了一頓,也立刻否決了王家的婚事,還不許崔家的舅兄們去替王家說項,老太太原話是這麼說的,“……快不要提王家那門婚事了,人家也不用你兄弟去說項,他已經去了荊州,尋了節度使張大人賣了他族兄,如今不僅無事,恐怕還要升官,他們家不提也就罷了,要是提,你就把女兒留一輩子也不要嫁給他。”

寧三爺擊節喝彩,“親家老夫人果然是個果決之人。”

徐夫人又與他細說在崔家的經歷,概因崔太夫人十分會做人,雖然崔夫人出嫁多年崔家的舅兄們也依舊親熱,諾諾和呦呦與一干表兄弟姐妹也都玩到了一起。當然也見到了許多跟隨長輩來拜壽的小郎君與小女郎。說著就不由嘆了口氣。

您三爺問,可是呦呦有什麼不妥?

徐夫人想著頗有些哭笑不得,“也沒有什麼不妥,二姒婦也是讓姜媽媽仔細教過她儀態和規矩的,她自己倒也知道藏拙,等閒絕不多話,誰第一眼看過去,都還覺得她甚乖。長得又這般的好看,半個江左的小兒郎,不是看著她眼睛發直,便是羞得紅了臉。有許多家中有的么兒次子的夫人也都來打聽,我們家也算是一家有女百家來求。”說著不免心裡發酸,她知道大伯家的寧憶去了京裡,她家諾諾就是全蘇州最美貌的小女娘了,卻沒想到被侄女兒搶了風頭。

可想到這幾日發生的事情卻又忍不住想笑,“可畢竟小女郎性子!她那樣招人喜歡,也就有小女娘看她不順眼,竟是惹得兩家孩子打了一架。”

“哦?”

“就是郎家的小女郎促狹,想推呦呦下水,只沒想到卻姐妹兩個反被呦呦雙雙推下了水。兩邊爭執不休,郎家的小郎君要護著姐妹,我們家的兒郎也不甘示弱,於是便打了一架,諾諾把郎家七娘子的鼻子都打破了。”

“你說的是我們家諾諾?”寧三爺大驚失色,然後又想到郎家不論兒郎還是女郎都彪悍得很,不由得又擔心,“那我們家孩兒不曾吃虧吧?”

徐夫人又不禁好笑,“倒是不曾。二姒婦將逸哥兒養得比眼珠子還嬌貴,卻沒想打架卻不含糊,他一個人就敢朝郎家那對雙胞胎叫板,我們祝哥兒也不含糊,將弟弟妹妹都保護得很好,至於呦呦麼……只怕將來哪家討了她做新婦,都要擔心兒郎不要被她打得太慘才好。”

寧三爺哈哈大笑,本地大族關係都親近,小孩子打架也不算是什麼大事,郎家更是豁達人家,說不定過幾日人家上門來提親也不一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