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比賽登山的,有情侶結伴相互拉牽的,有老伴相互扶持的,有大人頭頂著小孩的,各種膚色,各種性格,各種年齡,各種色彩的人群,真是不一而足。
兩小時後,沈浪已經到了南天門。
這裡在泰山可稱為最危聳之處,飛龍巖與翔鳳嶺之間的低坳處,雙峰夾峙,彷彿天門自開,該門為元中統五年布山道士張志純建立。
門為閣樓式建築,石砌拱形門洞,額題“南天門”。
紅牆點綴,黃色琉璃瓦蓋頂,氣勢雄偉。門側有楹聯曰“門闢九霄仰步三天勝蹟;階崇萬級俯臨千嶂奇觀”。
置身岱頂只覺日近雲低,頭頂藍天,雲海霧罩,使人感到虛幻飄渺,自然而然讓人想起莊周夢蝶的故事,不知這裡是人間天上,還是天上人間;
自己變成了莊周,還是莊周成為了自己。沈浪找了個地方補充了點能量,趁沒有人注意,找了一個無人能到了地方打坐休息,準備第二天一早看日出。
上半夜還好,到了下半夜,溫度下降,寒氣逼人,泰山上的沈浪冷得上牙磕下牙。
他又吃了點東西,還不太頂事,他站起來,將燕青十八浪練習一遍,又再打坐,這樣終於不感覺渾身打顫了。
熬了兩個時辰,大約凌晨三點,他站起身來向玉皇冠進發,以他的身手,實則五分鐘可到,但為了不讓旁人大驚小怪,他還是儘量放慢腳步,過了十分鐘到了玉皇冠。
他以為自己是第一個到達之人,沒想到到達的人已有百位以上,他方知那句古話“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他盡力擠到了最有利的觀察位置,靜待日出。
日出是壯觀而動人心絃的,是岱頂奇觀之一,也是泰山旭日東昇泰山的重要標誌。
五點五十五分五十五秒,隨著旭日發出的第一縷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東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漸轉為魚肚白、紅色,直至耀眼的金黃,噴射出萬道霞光。
最後,一輪火球躍出水面,騰空而起,整個過程只有十多秒。
雲海相接之處彷彿有一個技藝高超的魔術師,在瞬息間將太陽送出地面並變幻出千萬種多姿多彩的畫面,令人歎為觀止。
岱頂觀日曆來為遊人所向往,也使許多文人墨客為之高歌。
這一景觀讓人看到了自然天地的奧妙無窮,人世間的無比美好,還有什麼比天、地、人合一的奇妙感覺更好呢?
觀看日出結束,沈浪到小吃店裡找一點東西隨意吃了,去拜望他的好友泰山派金不換。
泰山派寺廟並沒有在泰山玉皇冠,是在玉皇冠背後一個突起的小山上,那裡是不允許遊人到的,一是保護泰山派寺廟,二是怕泰山派僧人和遊客發生糾紛。
泰山派責任掌門為楚天闊,這楚天闊其實為泰山五老的總弟子。
說來話長,泰山派之前掌門叫萬勝秋,萬勝秋一生教了五個弟子,分別叫金斗、木鬥、水斗、火斗、土鬥,五個弟子都貪玩, 對功名利祿視若糞土。
還在這五斗年輕之時他們就有過約定,提前找一個大家都喜歡的孩子來,五人共同教育,教他武功。
等掌門萬勝秋死後就由這個弟子來接手掌門之職,新掌門是大家共同的弟子,大家都來扶持。
在萬勝秋年紀大了後,要找一人來接任掌門之位,本來萬勝秋想讓大弟子金斗接任,這金斗才堅決不幹,何況五人有過約定,於是楚天闊當了泰山派的掌門。
江湖上有種說法叫“南五老,北五斗”,南五老就指河南嵩山少林五老,北五斗就是泰山五斗。
楚天闊當了掌門之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泰山五斗除了平日練武、下棋外,找不到娛樂消遣的法子。
開始幾年,五人約定,每人去找一個弟子來教,金斗找了金不換,木鬥找了錢不多,水斗找了秦不移,火斗找了化不少,土鬥找了譚不攏;
每一年都讓所教的五個弟子比試一次,共同提高武功,以後楚天闊年紀大之後,就在五人中選功夫最高的來接任。
沒想到這五人也和他們的師傅一個德性,五個都生死不幹掌門,認為那個位置只是一個虛名,將人拴得太死,不如定期相約遊山玩水有意義。
泰山五老也拿自己的弟子無法,他們想到自己年輕的時候也不想幹,就沒有勉強這五人,最後呵呵一笑了之。
這五斗後來直接給自己的弟子也是泰山派掌門楚天闊說,讓他自己去找一個堪用的弟子來教,以後就讓這個徒弟接任掌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