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武俠修真>武林雨瀟瀟> 第四十章 泰山有五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章 泰山有五不 (1 / 3)

且不說趙光一人回華南,先說沈浪找老朋友。

出得酒店,沈浪招來一輛計程車,坐上去。

司機問到哪裡,沈浪想反正散心,不一定坐飛機或快車,多走一點路等於散心,那就到登封汽車總站趕車,於是告訴汽車司機到登封汽車總站。

半小時後,出租汽車停在了登封汽車總站外面。

沈浪進入汽車總站,看見來來往往、川流不息、匆匆忙忙的人群,自己社會朋友倒是挺多,找誰好呢?

一下子沒有主意了,一屁股坐在車站不鏽鋼靠背椅上,將自己要好的朋友過濾一道。

有了,山東不是有幾個怪人朋友嗎?

對,到山東泰山。當下買了到山東泰安車票,登上了開往泰安的汽車。

沈浪已經很久沒坐汽車了,坐上汽車感覺還蠻不錯的。

兩天後下午,到了泰安市下車。

沈浪決定步行到泰山,步行登頂。

泰山位於山東省泰安市中部,素有“五嶽之首”之稱。傳說泰山為盤古開天闢地後其頭顱幻化而成,因此中國人自古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

歷代帝王君主多在泰山進行封禪和祭祀,主峰玉皇頂海拔一千五百四十五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稱。

泰山一直有“五嶽獨尊”的美譽。

自秦始皇封禪泰山後,歷朝歷代帝王不斷在泰山封禪和祭祀,並且在泰山上下建廟塑神,刻石題字。

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國家統一,權力的象徵。

為答謝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商周時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腳下建東都,周天子以泰山為界建齊魯;

傳說中秦漢以前,就有七十二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後秦始皇、秦二世、漢武帝、漢光武帝、漢章帝、漢安帝、隋文帝、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宋真宗、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禪致祭,刻石紀功。

自秦漢至明清,歷代皇帝到泰山封禪二十七次。

近現代上泰山遊覽並題字的名人雅客更是數不勝數。讓大眾最早了解泰山的恐怕是孔子的《孟子·盡心上》,其中一句“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讓世人對泰山產生了神秘之感。

泰山風景以壯麗著稱,重疊的山勢,厚重的形體,蒼松巨石的烘托,雲煙的變化,使它在雄渾中兼有明麗,靜穆中透著神奇。

最為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觀”:泰山日出、雲海玉盤、晚霞夕照、黃海金帶。

沈浪到過泰山兩次,雖說兩次都遊覽,但每次都是早晨去排隊,要看日出,中間要等很長時間。

這一次,他決定下午去,到天黑時找個地方躲起來,第二天以最早之人看日出,然後去找自己的老朋友。

他自泰山腳開始登山,由十八盤到南天門。先經“慢十八”,這是從開山至龍門一段,梯極平緩,爬起來不太費力,故名。

再至昇仙坊為“不緊不慢又十八”,這一段梯極比上一段要陡一些,也要吃力一點,只是有了前一段作預備,在這一段還行。

昇仙坊又至南天門為“緊十八”,這一段在前兩段的基礎上又上了一個臺階,山勢更加陡峭,梯極非常難行。

下一人抬頭只能看見上一人的腳後跟,有人形容說猶如登天梯,站在上面往下看,只能見下一人的腦袋,膽小者根本不敢看,只顧往上爬,故有的人戲稱這一段叫作“只顧爬”或“兔子爬”。

這是登泰山最困難的梯子,下泰山一般人都不敢從這裡下,確實太危險。

這三段共計一千六百三十餘階。

當然對於常年練武的沈浪來說,這些自然不在話下,他自己登的速度超過一般人,有時還要幫助登山有困難的拎一下包什麼的。

更多時候他登上一段,又找個地方停下來,欣賞遊人的各種表現: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