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陳媗為了不得罪那個女生只能暗示或是攛掇凌蓁自己出面提出換座了,就算陳媗直接說出來那也無補於事。(1)班人已經約定成俗的這個傳統不可能因為一個新插班進來的陳媗就會改變的。
況且那女生也只是因為太瘦才看起來很高,其實比凌蓁現在的身高還矮了三四公分呢。
林苒在高一第一學期時就是坐的單人座位,第二學期文理分科後雖然有同學找她商量過想與她同桌,但林苒還是堅持自己一個人坐了。到了凌蓁這裡就更加順理成章地堅持單桌的習慣了。
很快就到了第一次月考的時間。
凌蓁保住了年級第一的位置,也保留住了她位於最後一排的座位。
而除了她之外,班裡的其他同學幾乎都調整了座位。嗯,之所以用“幾乎”,是因為還有一個陳媗,她的位置也沒有變動。
陳媗的基礎本來就是整個高二(1)班裡最薄弱的一個,開學以來又有一半時間都花在對凌蓁的各種試探以及套近乎上面,月考時也成功保住了她班裡最後一名的席位。
她那個位置不好不壞,照說也沒到無人問津的地步的,只是有了藍行舟因為她的身高而作出的禮讓座位的做法在前,其他人選座位時感覺差不多的就算了,也沒有特意要讓她坐到更後面的座位去。否則選完之後還要再調換一次,煩不煩?
陳媗就在全班人這樣的心照不宣下停留在了原位上。
其實在凌蓁看來,她也就是掛著個“年級第一”的名頭比較好聽而已,若要論家境人脈,論在同學之中受歡迎的程度,她遠比不上班裡的至少一半人。
要說願意接近她的人是因為她的人格魅力,倒不如說是對於她高高掛在頂峰的成績的天然敬畏。
而陳媗接近她如果只是為了成績,那在周圍也能夠找到很多人可以取代她的作用。
因為對於陳媗來說,班裡的所有同學成績都比她的好,只要能帶動她進步的不就行了嗎?難不成她還想著凌蓁這個年級第一帶著她成為年級第二?
有腦子的都知道不可能啊。
所以凌蓁其實不是很明白為什麼陳媗非要在她這裡死磕。
第二次月考後,凌蓁手上已經存了將近兩萬塊,她開始按計劃跟林爸林媽提出想要在二中附近租個房子走讀的意願。
林家爸媽自然不可能同意寶貝女兒一個人住在外面的提議,但是在學校裡住宿又有人會打擾到女兒的學習,這一點還是引起了了他們的重視。
高中可是關鍵階段,離高考只有不到兩年了,女兒在這時候分了心可太嚴重了。
於是經過慎重的考慮,兩位家長一致決定,他們也搬到學校附近去陪女兒走讀。
這也算是在凌蓁的意料之內。
然而很快就出了一件凌蓁意外之外的事——林爸林媽所說的搬過來,竟然是決定乾脆在附近買一套房子。
凌蓁知道林家不缺錢,但是不知道原來這麼不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