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買了零食之後我們要不要請林苒一起吃?”陳媗還是把話題引回到了凌蓁身上。
同學甲眼睛一亮:“對啊!就當是我們跟她賠罪了?”
同學乙白了想法天真的同學甲一眼:“你是不是傻?本來林苒未必知道湊錢的是我們幾個,這一去叫林苒,她過來一看到陳媗,不就什麼都明白了嗎?”
另外兩個同學一臉認同地點頭:“不能讓林苒知道。”
同學甲臉色都白了,補救地特意叮囑陳媗:“那陳媗你可別說出去啊!”
眾人對於同學甲的話都預設了。雖然這樣做看起來似乎對陳媗來說不太厚道,但是也沒辦法了,誰讓事情搞砸陳媗應該負最大的責任呢?
同學乙很謹慎:“這樣的話也不要買零食一起吃了,這段時間內我們暫時不要走太近,那錢陳媗你先拿著,以後有機會再買。”其實以後她們也不會同意買的,那錢就當是補償給陳媗的好了。
陳媗本來的確是有想曝出幾人來分擔火力的,提議讓凌蓁一起吃零食就是為了讓後者懷疑到這幾人身上的。
但是現在被這樣一囑咐,她就只能憋著了。
如果硬要說出真相,她不僅沒把握讓林苒對她消除反感,反而又與這幾個同學有了隔閡,不符合她做事要利益最大化的原則。
陳媗只好訕笑道:“我一定不會說的,你們放心。”
想匿名偷偷透露也是不行的,這件事只有她們五個知道,要是傳到林苒耳裡,其餘人都會把賬算到她身上的。
她再不願意吃這個悶虧也沒辦法,因為想要出頭在林苒面前露臉的人是她,出了問題她當然也會是首當其衝的那個。
想到放在抽屜裡已經冷掉的包子,陳媗看向凌蓁的目光不由多了幾分晦暗。
凌蓁對此相當樂見其成:【你說她會不會跟我翻臉?】
系統沒有這麼樂觀:【我看不會。】
陳媗毫無疑問是一個相當有韌性的人,可惜的是她的韌性沒有用在正確的地方。
你說有這股勁頭和鑽研功夫,把它用在學習上能不提高學習成績?
成績好了,同學不就高看你,不自覺地聚攏過來?
林苒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可惜的是,陳媗盯上了林苒,卻沒能看明白這一點。
又或者說對於陳媗而言,玩心眼比花心思在學習上讓她感覺更輕鬆?
按照高二(1)班的排座傳統,剛開學時都是按照進教室的先後順序自己選擇座位的,這種情況要到第一次月考之後才會發生改變,到時會按照成績的先後重新自己選擇座位。
以後的每一次月考都會出現這樣一次調整座位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