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盛唐輓歌> 第475章 士族衣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5章 士族衣冠 (1 / 4)

會還沒開出個所以然來,就先被“幹掉”一個刺史!

當元結堂而皇之坐到原本郭納所在的位置時,在場明眼人都知道,方重勇已經是在給自己的計劃佈局了。

還不知道這個計劃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小到抵抗河北叛軍,大到裂土封王,都有可能。

在座的幾個刺史,臉上的表情都很謹慎。

或許十年後再來看,方重勇是何心思一目瞭然。只是當前人卻是如在迷霧中看人,能不能洞悉時局,全看個人手段了。

見場面冷了下來,方重勇連忙命親兵給大堂內的一眾刺史和軍中親信上了當季的果盤,都是些時令瓜果。

趁著這個當口,方重勇身後的封常清又站了出來,對他叉手行禮道:“節帥,亳州富庶,且有四條大河可以漕運,位於汴州南面大後方十分重要。

而現在亳州卻無刺史,只有司馬暫代,長此以往恐有不妥。還請節帥定奪。”

封常清把話說完,整個大堂頓時變得鴉雀無聲。

刺史任免權,是節度使手中一項巨大的權力。開元時期便是如此,“採訪使”便是做這個事情的。自從採訪使、節度使、營田使等職務三位一體到一個人身上以後,就是開元天寶十節度的終極形態了。

採訪使說哪個地方的刺史要換,能力不行,打個報告回長安,通常吏部就會批覆下來,換人去此地赴任。當然了,其中還有一系列複雜官場博弈。

可是當河北的皇甫惟明舉起反叛大旗後,這一套運轉順暢的規則,就出現了被人卡bug的缺陷。

擁兵自重的節度使,可以用武力鉗制採訪使,甚至他本人就是採訪使!那麼節度使就有了向“朝廷”打小報告的能力,“推薦”換掉某個刺史,換上另外一個人,並且因為有武力支援,可以先斬後奏,驅趕自己看不順眼的刺史。

而朝廷權威,已經遠不如當初,沒有跟節度使討價還價的實力。沒有節度使的配合,刺史到了當地也無法將衙門運轉起來。

於是,節度使便近乎於有了任免地方主官的權力。

但是對於亳州刺史突然暴斃這樣的突發事件,那還是得看節度使和朝廷誰反應比較快。

權力不可能存在真空,亳州出現空缺官位,方重勇不去佔領,朝廷就會派人去佔領!

封常清之言,說的正是這個。

“諸位,你們以為如何?”

方重勇環顧眾人詢問道,這個問題有些耐人尋味。

正常來說,一州刺史不得干涉另外一州軍政民政!

在場這些刺史,其實不管說不說,說什麼,都沒鳥用!

這是在朝廷還“健在”的情況下。

可是,如今朝廷雖然還在,但顯然已經是得了重病,無法壓制地方了。

這次刺史現在支援與反對,那就不僅僅是橡皮圖章了。

“節帥,亳州非同小可。一旦有變,整個河南防線有崩塌的危險。下官建議在軍中選一個文武兼備之人擔任亳州刺史,確保糧道,編練士卒,以達成練兵給糧之效。”

新任汴州刺史的元結,連忙對方重勇建議道。有意無意,還看了坐在末座的閻伯鈞一眼。

果不其然,一聽這話,亳州司馬閻伯鈞面色大變!

“節帥,此舉萬萬不可啊!”

閻伯鈞連忙起身行禮道。

此刻他在心中瘋狂罵娘,恨不得把元結祖宗十八代的祖墳都給刨了!

二人顯然是認識的,而且從各自的立場上看,根本尿不到一個壺。

閻伯鈞是蕭穎士的關門弟子,關係十分親密。

而蕭穎士被貶官,投閒置散,是因為他嘴賤,被李林甫招攬後不屑於與之為伍,私下裡吐槽李林甫不是東西,還寫了篇《伐櫻桃樹賦》文章,以物喻人,陰陽嘲諷。

結果反手就被當時權勢如日中天的右相李林甫,給貶出了京城,李林甫遇刺後才回京。

別說李林甫本身就不是什麼心胸寬廣的人,哪怕他根本不在乎別人噴他,為了維護權威,肯定也得把蕭穎士給辦了!樑子越結越深。

剛好,元結是科舉中被李林甫提拔計程車子,能在河北當刺史還是後者給他鋪路的,視李林甫為恩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