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出了太原城,阿布思都還感覺世道實在是太過於的荒誕不經!
他這個朝不保夕,必須要遷徙到河北的人暫時沒事。那位前一個時辰還是一方大員的河東節度使安思順,反倒是被朝廷給拿下了!
“對了,去朔方!要去朔方!”
阿布思想起安思順的提醒,似乎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
天寶十一年冬,皇甫惟明上書說安思順有反心,不可擔任節度使。並且他還給出了證據:當年平盧節度使安祿山寫給時任河東節度使安思順的親筆信!
在信中,安祿山說他在朝中已經找好了一位皇子作為“靠山”。
到時候,他們安氏一同扶持這位靠山登基,河北河東一起發難,混個從龍之功,豈不美哉?
而且這不是叛唐,而是當今聖人不中用了,也是該換個年富力強、英明神武的皇子上位了。
安思順則是回信說此事荒誕不經,語焉不詳。
但是很顯然,忠誠不絕對,就是絕對不忠誠!
安思順沒有將安祿山的信送到基哥面前,就已經是包藏禍心!
所謂“謊言重複一百遍就是真理”。皇甫惟明一直在攻擊安思順,說他謀反。卻又拿不出實證。
所以中樞百官與基哥也當是狗咬狗的笑話看。
可是這次不一樣,皇甫惟明送來的信,據說是在節度使衙門打掃清潔的時候,從一個不起眼角落裡“拾到”的。安祿山雖然已經神秘失蹤,大機率是死了。
但過去的謀反,也是謀反,因為那個“野心勃勃”的皇子,也是安祿山的背後靠山,還活著呀!
這便是觸動了基哥的逆鱗!
忠誠不能被質疑,一旦忠誠被質疑,便只能果斷處置。
要麼邊將不得不反,要麼皇帝提前將其拿下。
基哥是權謀高手,自然不可能是讓安思順找到機會。直接派宦官領兵將其拿下,可謂是快刀斬亂麻!
那麼,安思順有沒有可能,其實並沒有收到安祿山的信,這一切都是皇甫惟明偽造誣陷他呢?
答案是確實有可能,但基哥不敢賭!
對於基哥來說,他自己的權力與人身安全,才是第一位的。至於哪條狗被冤枉了,不在他考慮的範圍,總之,一切以安全為第一位。
再說了,安思順與安祿山從宗族關係與個人情感上說,確實是一家人,異父異母的好兄弟!這點安思順也無法否認。
河東節度留後名叫韓休琳,乃是王忠嗣舊部,因此順利暫代河東節度使一職。
不過擺在明面上的是,如今大唐由治到亂,邊鎮各勢力蠢蠢欲動,韓休琳此人並無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
而朝廷關於誰繼任河東節度使一職,則是吵翻了天。
有人說可以由朔方節度使方重勇兼任河東節度使,畢竟,此人以前擔任西域經略大使的時候,有過協調諸多藩鎮的成功經驗。
但也有人推薦河北平盧節度副使,盧龍軍軍使田承嗣。
在這個極為敏感的節骨眼,誰都不敢把話說死,難題又被丟到了基哥面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