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先生昂首傲然,忽然搖頭晃腦,高聲誦讀:“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
“自天地開闢,陰陽執行,寒暑迭來,日月更出,新新不停,生生相續,莫非資變化之力,換代之功……”
“易者,其德也光明四通,簡易立節,天以爛明,日月星辰,佈設張列,通精無門,藏神無冗,不煩不攏,淡泊不失,此其易也……”
“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
孫先生轉首掃視殿上群賢,傲然一笑:“此‘易’中真言之一二,尚有‘禮’中大道,”
“所謂道德仁義,非禮不成,教訓正俗,非禮不備。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
“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
“君子戒慎,不失色於人。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說到這裡,孫先生便停了下來。
看著四周群臣眾賢一個個盡皆抓耳撓腮,急不可耐要聽下文。
露出傲然矜持之色,高聲道:“此二經,乃我四家共有之聖典,不可輕洩。”
此時殿中之人,已經十有八九,皆全信了這孫先生之語。
實是其所述雖只是寥寥數句,殘缺不全,卻已經述盡大道。
他們都看過當初洪闢所著的半部經典,也有論“易”,且是經中之切要。
孫先生這幾句“易”經,竟然與其所著之經中,幾乎吻合,且更加完整。
雖然不全,卻如其所言,此等寶經聖典,如何能輕未於人?
能得聞一二,已是幸事。
還有那“禮”……
聽說這陳闢也有一部“禮經”,卻少有人見,且聽聞晦澀難懂,不知所言。
相較於其,孫先生所述,方為謀國治世的大道之術。
若能依此而行,又何懼天下不平,百姓不順,社稷不安?
便連一直未發一言,神色不明的乾帝,也露出幾分驚喜之意。
眾人皆驚歎不已。
真不愧是聖人世家,文道正統。
果然不同凡響。
此時,孫先生仍在高聲言道:“卻不想世間出瞭如此這般無恥小兒,竟竊吾家經典,以為己有,還妄尊聖賢,成了這諾大聲名,”
“若是此小兒只以經典傳世,教化世人,吾家倒也能容他,”
“只是這無恥小兒竟敢篡改吾家經典,以荒謬之說,荼毒天下學子,實是當世之毒瘤,萬世之罪人!”
“如今更以此邀名,妄想入主朝堂,若讓如此奸邪之輩,左右政事,則天下大劫興矣!”
“吾等聖人之家,斷然難容此事!”
孫先生抑揚頓挫,句句鏗鏘,字字誅心。
赫然張目,放出璀璨神光,瞪向洪闢。
鬼神若觸之,也要魂飛魄散。
心志不堅者遇之,也要心驚膽戰,魂驚神搖,一切陰私,都要抖落出來。
其厲聲大喝:“黃口小兒,你還有何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