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美國人也動用了各種大炮,包括240毫米的重炮。
至於巷戰?
美國人已經厭倦了巷戰,直接就透過空中轟炸和大炮轟炸,摧毀城市和城鎮。
至於這個過程中會造成多少平民死亡,美澳聯軍根本不管。
或者說,在美澳聯軍眼中,這些人根本就算不上人!
在美澳聯軍的攻勢下,那裡的戰爭具體情況,只能透過美澳聯軍的新聞釋出會瞭解,至於其他媒體記者根本不允許進入。
到底雙方傷亡多少,根本就不得而知。
華夏也只能透過偵察衛星、偵察無人機,去了解戰場的情況。
按照這個趨勢,恐怕用不了幾個月,這裡的戰火將會平息。
南亞風雲,再次亂成了一鍋粥,形成了多條戰線,既有亮眼的表現,也有菜鳥互啄。
反而是西亞風雲的土庫戰爭,雙方可謂是勢均力敵,打的有來有回,可謂是可圈可點。
土耳其在現代武器的應用上,頗讓人有一種眼睛一亮的感覺。
而庫爾德武裝依靠著地勢優勢,打防守反擊,其武器裝備並不比土軍差,畢竟庫爾德武裝可是全部美械,除了沒有海軍外,陸軍、空軍都並不如。
在這種山地戰,雙方著實讓各大軍事觀察團都有收穫。
只不過土庫戰爭相比南亞那裡的雙方几百萬大軍的廝殺,場面顯得有些不足。
歐洲債務危機,不斷地在撕裂歐洲,讓歐洲各國的裂痕越來越大。
除此之外,世界上最引人矚目的,便是美國墨西哥灣發生了深水地平線石油洩漏事故,成為了歷史上最嚴重的海上石油洩漏事件之一。
美國的一艘深海鑽井船發生爆炸並沉沒,導致數百萬桶石油洩漏到墨西哥灣,對海洋生態系統和沿岸經濟造成巨大破壞。清理工作需要耗費數年時間和數十億美元,但對生態的影響仍長期存在。
此次事件引發全球對深海鑽井安全和環境保護的深切關注。
這一事故,還讓當時在南洋的劉韜召開了影片工作會議,要求華夏石油集團總公司要做好安全生產工作,要以美國墨西哥灣石油洩露事故作為前車之鑑。
回到京城,劉韜去了一趟隸屬於西南航空航天集團總公司的廠區,這個廠區位於京城郊區,專門製作航天相關的裝置。
此次他前來這裡,是因為華夏第二代‘天眼’太空望遠鏡已經研製完畢,即將進入發射。
華夏第一代‘天眼’太空望遠鏡,是90年代發射到太空的。
當年美國空間計劃與歐洲航天局合作開發‘哈勃’望遠鏡,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被放置在地球大氣層上方軌道上的望遠鏡,觀測波長從紫外到近紅外。
這一壯舉引起了世界轟動,畢竟太空望遠鏡因為位於地球大氣層之上,因此避免了大氣散射的背景光,能夠比地面觀測站更精確、更詳細地觀測和記錄天文現象,能夠看到和測量產生輻射的能量過程,對於研究宇宙有著莫大的好處。
當時國內的相關機構想要合作,但是被毫不猶豫地給拒絕了。
所以,西南航空航天集團總公司便牽頭開始搞屬於華夏的太空望遠鏡,歷經數年研製了第一代‘天眼’太空望遠鏡。
第一代‘天眼’太空望遠鏡為華夏在宇宙空間方面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
而經過十幾年的服役,以及這近二十年技術的巨大發展,在十一五計劃制定的時候,便決定研製第二代‘天眼’太空望遠鏡。
第二代‘天眼’太空望遠鏡在第一代‘天眼’太空望遠鏡的基礎上進行了大量的技術升級。
劉韜看著龐大的第二代‘天眼’太空望遠鏡,也忍不住驚歎著,當年他就是解決第一代‘天眼’太空望遠鏡的核心技術,第二代‘天眼’太空望遠鏡就沒有再參與,但是技術團隊卻能夠大幅度提升‘天眼’太空望遠鏡,這個結果呈現的背後是湧現了一批傑出的科學家,是華夏科學技術領域的進步。
對於探索宇宙,劉韜是很支援的。
相比浩瀚的宇宙,地球太渺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