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發戰鬥機,意味著只需要一臺航空發動機即可,費用就可以降低很多,比起雙發戰鬥機自然大大減少了採購和維護的費用。缺陷就是在實際使用中的可靠性隨之降低,而且單釋出侷限制了飛機增大航程、載重、機動效能的改進潛力。
也就是說,單發戰鬥機的改進一般集中於電子裝置和武器系統方面,至於發動機的改進空間就很有限,因此航程、速度等改進空間都是非常有限的。
而雙方戰鬥機不同,改進空間就很大了。雙發戰鬥機不僅更為安全保險,而且飛機可以設計得更大一些,整機推動比更高,能夠帶更多油和彈,綜合作戰能力也更強。
“接下來便是航電系統,根據我所瞭解的,目前十號工程的航電系統基本上和殲8Ⅱ差不多,這就需要改進,殲8Ⅱ的航電系統滿足不了現代戰爭對戰鬥機的需求。”劉韜說道。
作為殲10的航電系統,那麼必須具有多功能的航電系統,而且還要是先進的,殲8Ⅱ目前的航電系統在世界上二代機中都是屬於比較落後的。
更不要說和三代機相比。
現在三代戰鬥機的航電系統,往往包括了顯示器、超高頻通訊、戰術導航系統與儀器降落系統、火控雷達、姿態/方向參考系統、電子干擾吊艙、塔康系統、慣性導航系統、火控系統、大氣資料計算機、中央資料計算機等等。
明明盤山集團已經在搞‘北斗導航系統’,甚至於現在‘北斗導航系統’已經初步在華夏組網成功,可是殲10竟然沒有考慮衛星導航這方面的事。
至於雷達,殲10的雷達目前定的也是很落後,而之所以這樣,便是因為現在國家研製雷達單位未能研製一款先進的火控雷達。
其他人都不好意思地低下頭。
因為殲10定的雷達相關指標,連‘殲教7A’都不如,更不要說‘雄鷹’高教機的多功能脈衝多普勒雷達了。
如果是其他人,他們還會進行爭辯。
可是在劉韜這個行家面前,爭辯是沒用的,只會是自取其辱。
劉韜又繼續說著幾方面的問題,可以說除了氣動佈局外,動力系統、航電系統、武器系統都得進行重大修改,提高各項指標。
而就是氣動佈局方面,也需要進行小修改最佳化。
宋雯驄總師沒有任何不滿,有的只有高興以及期待。
他從事飛機設計一輩子了,特別是擔任殲10總設計師以來,可以說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殲10戰鬥機上面,殲10戰鬥機就像是它的孩子一樣,它只希望殲10戰鬥機是先進的三代機,可以展翅高飛,翱翔在祖國的天空,保衛祖國的領空。
至於其他人的意見,但凡是有利於提升殲10戰鬥機的研製,他只會更開心,而不會有絲毫不滿。
更不要說,提出意見的是劉韜這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