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布江複流後,他們看起來好似失去了一切,從頭再來。
但是若是真的置身其中,便知道,兩者之間的情況,截然不同。
無論是精神面貌,還是耕種經驗,
當年,無論是出於自願,還是被裹挾,仰或是被逼無奈加入永夜軍領,那個時候的他們,充滿了迷茫,無論是對自己的未來,還是永夜軍領的未來,誰也不清楚,他們究竟會走到哪一步,很多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思。
哪怕之後永夜軍領進入高速發展狀態,很多領民也是患得患失,唯恐它曇花一現,便消失在歷史長河中。
現在,所有人對永夜軍領充滿了信心,相信他們會帶領自己走向更好的生活。
哪怕是一無所有,重頭再來,他們也能憑藉自己的雙手創造出更多財富來。
事實證明,永夜軍領並沒有辜負他們的期望。
沒有了雅各布江古河道,現在還給了他們一個更遼闊、自然環境更適宜居住的安迪斯盆地。
糧食更是一船一船的逆流運來,給他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只要有糧食,能填飽肚子,他們就有力氣,憑藉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切。
安迪斯盆地並沒有讓肖恩他們失望,經過三百年的積累,這裡肥沃的超乎想象,湖水剛下去的第一年,無數野草樹木,瘋了一樣,從土地中鑽了出來。
那些剛剛搬遷過來的永夜領民,隨便在這片土地上灑下的種子,都獲得了大豐收。
這極大的刺激了那些領民的勞動熱情。
漫山遍野,全是忙碌的身影。
墾荒的、修建作坊工廠的、修建村寨的、修建道路的、修建附屬設施的……
規模浩大,卻井然有序。
馬歇爾帶領的行政團隊,在一次次的大規模人口分流和協同工作中磨練出了豐富的經驗,加上這次計劃準備的時間足夠長,很多事情都細化到了個人,哪些人負責哪一塊。
集體性工作,最怕的就是分工不完善、不合理。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造成很多人無所事事,或者做無用的重複性工作,一百人只能發揮出五十個人,甚至更低的勞動效率。
但若是合理分工,卻能夠爆發出百分之一百二的能量。
永夜軍領不敢說能夠做到最合理,但是讓他們發揮出百分之八十乃至百分之百的能力,卻是沒有問題的。
整個安迪斯盆地,一天一個樣。
置身其中,能充分感受人強大的創造能力。
永夜軍領這一次建造的,不再是雅各布古河道中盛行的寨堡,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城鎮。
寨堡,這種建築,主要考慮的是自身的防禦能力,至於舒適等方面,基本不在考慮範圍內。
當初在雅各布古河道大行其道,自然是迫不得已,那個時候永夜集團軍就盤踞了這麼一條古河道,根本沒有什麼縱深,一旦被人打進來,只能利用這些寨堡,層層防守。
好在永夜集團軍發展的速度足夠快,老天足夠眷顧,能夠對他們造成最大威脅得曼育軍領,陷入了內亂不可自拔,讓他們始終進攻的狀態,沒有將戰火燒到自己的家園中。
現在則不一樣了。
安迪斯盆地的地理足夠的好。
北面有北方要塞作為門戶,還有數百公里的大山作為縱深。
西面則有雙子港城和四百公里的雅各布江,這裡現在是永夜軍領的絕對控制區。
南面則是變小的安迪斯內陸湖,以及與其相連的雅各布江和朵瑙河,再往下便是縱橫數百里的絕望沼澤。
唯一值得擔憂的東面,除了正處於蜜月合作期的斷崖氏族,永夜軍領正在重新修繕古安迪斯帝國時期遺留下來的古蹟要塞群。
這個古蹟要塞群,當年就是古安迪斯帝國為肯塔納冰原上的野蠻人準備的最後一道防線。
由三座大型要塞、五座小型要塞組成的要塞群,可以說是古安迪斯帝國遺留給永夜軍領最大的財富。
那種大氣磅礴的建築風格、宏偉的手筆,著實能將初見它的人,震撼的失語。
與其比起來,永夜軍領傾力打造的北方要塞,就跟小孩玩的過家家,連要塞群中最小的那個小型要塞都趕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