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同往!”
“同去!”
眾官員們紛紛言之,當即所有禮部的官員一併前往找王錫爵質問。
而就在此刻,文淵閣裡的王錫爵有些心神不寧。
茶盅數次在他手裡舉起又是放下。王錫爵沉思著這一次三王並封之策。
他明白此策很可能會引起下面官員的激烈反應,如果禮部尚書站在自己一邊,他倒可以緩一緩,但若是不能,那麼這就直指向自己了。
因為最重要一點就是程式不對。
比如三王並封真正的流程,應是由下面官員奏請,內閣替天子批示寫上禮部知道幾個字讓禮部部議,然後禮部寫出議覆本上奏,內閣再對議覆本票擬,然後天子批紅,最後六科抄發。
而此事最大的問題,就是繞過禮部,出自於中旨。
雖說王錫爵與天子之前有默契在先,但是天子沒有提及皇長子認皇后之事,這封詔書王錫爵於情於理,於公於私都是可以封駁的。
之前王家屏,許國因不能揣摩聖意而離朝的下場,他是看在眼底了。他剛回朝,又才任首輔,不能將天子弄得下不了臺。故而王錫爵沒有封還聖旨,而是依旨寫敕。
當然若是讓自己緩個數日,讓羅萬化替代林延潮為禮部尚書,那麼此事就很有把握了。但是林延潮要走未走,天子又還是太心急了,急切要以三王並封之事堵住言官之口。
想到這裡,王錫爵不由長嘆一聲。
天子因許國,王家屏不支援,故而想讓王錫爵來擔任首輔,而王錫爵又擔心林延潮不支援,所以打算改讓羅萬化來擔任禮部尚書,但是到了最後他王錫爵卻夾在了中間。
而這時卻見王五急匆匆地來到閣內,王錫爵一見對方即問:“為何慌張成這個樣子!”
王五喘著氣道:“老爺,林三元他……他把詔書給燒了!”
“什麼?”
王錫爵此刻驚怒交加,失去了宰相氣度。林延潮竟然敢焚燒詔書!李沆引燭焚詔的事他當然知道,但問題是他林延潮是宰相還是自己是宰相,自己不封還的詔書,而卻給林延潮焚詔了,這不是直接打自己的臉嗎?
“猖狂至極!”王錫爵拂袖之後怒哼一聲。
王錫爵此刻怒不可遏,而又有閣吏來報道:“元輔,大事不好了。六科科臣一併朝文淵閣來了說是要面見老爺,咱們的人是攔也攔不住!”
先是林延潮焚詔,又是六科科臣逼……逼閣,真是一浪未平一浪又起。
王錫爵知道三王並封之事已經引起了百官的眾怒,此刻他如何能面對百官的怒火。
儘管王錫爵也是一肚子的氣,但是他又能怎麼辦呢?
王五道:“老爺,眼下咱們不可吃眼前虧,此事必須要從長計議。”
眾閣吏道:“是啊,元輔趕緊避一避吧!”
啪!
但見王錫爵拍案而起道:“老夫又為何要避?老夫以身許國,何錯之有!老夫就是要看看這幫言臣拿老夫如何,大不了要殺要剮而已!”
眾人一併道:“元輔所言極是,但是眼下一時也拿不出章程來。”
王五道:“老爺,李由已是進宮面聖,林三元敢焚燒聖旨,必動天怒。”
閣吏也道:“是啊,皇上知道如此必會對三王並封之策補一道旨意,咱們是君子不吃眼前虧,與那幫鳥言官有什麼好吵的?”
王錫爵也是起了性子,但左右齊聲來勸。
最後王錫爵不得已坐上小轎,趁著言官還未全面包圍前離開了文淵閣。
儘管如此,王錫爵坐在小轎上,仍遠遠聽得會極門那邊吵雜之聲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