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林延潮向申時行告辭,臨別之時問道:“不知恩師何時離京?”
這時申時行送林延潮出門,申九,申用懋,申用嘉,李鴻,朱國祚等等都在一旁。
申時行聞言笑了笑道:“老夫三日後即是離京。不過你公務在身,就不要來相送了。老夫人老了,不願再見這些離別之情,安安靜靜地回鄉就是。你若是不忙,他日經過蘇州時不妨順路就來看看老夫。”
林延潮道:“學生……”
申時行道:“天下沒有不散之宴席,但也不會難見一面。”
林延潮聽申時行這番話,突然觸動心腸,想起多年的仕途提攜之恩哽咽道:“學生拜別老師,還請老師保重身子。”
說完林延潮向申時行一拜,並以學生禮節鄭重三拜叩首。
這一幕令李鴻,朱國祚等對林延潮頗有微詞者,對他都有些改觀。
申時行聞言將林延潮扶了身子,感嘆道:“老夫即將告老還鄉,回憶起來事多曲意,愧對社稷蒼生,亦有負皇恩。盼你以老夫為戒,在位時多為朝廷盡力,為蒼生謀福祉,如此也算老夫為國家培養了一位棟樑之才。”
“學生謹記恩師教誨。恩師栽培之恩,學生沒齒難忘。學生告辭!”
說完林延潮離去。
庭院中,申時行滿臉蕭瑟,一旁申用懋道:“爹,林世兄乃是厚道人,又是匡扶天下之才,他必然不會辜負爹之所望了。”
申時行聞言欣然道:“當然,我與嘉兒後日啟程行路好了。”
“後日,不是三日後嗎?”
申時行捏須道:“當然是後日,怎麼會是三日後。”
萬曆十九年十月,申時行,許國先後離京,王錫爵居鄉滯留不歸。
王家屏繼任首輔,趙志皋,張位補位入閣。
朝堂政局變動極大,一時令朝堂上下官員們無所適從,不知何人在朝主張。
十月,朝廷頒新二十年大統歷於天下。
禮部都給事中胡汝寧上本,倭夷與浙直閩廣相對乘風揚帆數日即至,宜選求名將,並增設戰船廣募水兵於登萊,閩浙各地佈防,內閣不能定奪,旨下兵部商議。
同時戶部尚書楊俊民上本請效淮南法在淮北複製綱運法,內閣奏請附之,但天子卻留中沒有批答。
三邊經略鄭洛與總督魏允貞在對於火落赤部戰守之事上起爭執。此事申時行主和,後許國代理首輔,從於清議讓主戰的魏允貞為總督。
鄭洛與魏允貞一直有所衝突,這一次保薦鄭洛,魏允貞的申時行,許國同時去位,一時在對火落赤部的戰守之事上,朝廷無人主張,二人相互指責對方打起官司來。
也是這時應天巡撫李淶被袁可立彈劾去位。
袁可立以七品之卑鬥翻四品之尊,推官參倒巡撫,這是官場上前所未有之事,一時袁可立因為不畏強權而名聲大噪,為士林讀書人敬仰。
蘇州百姓對袁可立更是敬佩不已,在另一個時空裡袁可立因此入蘇州府名宦祠,與文天祥,況鍾,海瑞,于成龍,林則徐並列,也是明清二百餘年來唯一以推官身份入名宦祠的官員。
而於此同時,京中一角一處院落裡。
數人正在開懷暢飲,他們分別是江西臨川樂新爐,湖廣人胡懷玉,福建人王懷忠,徽州人汪釴,以及樂新爐的臨川老鄉湯顯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