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道卻道:“此言差矣,文章好壞是由士人傳唱開的,故而應是陽阿薤露。”
袁宗道道:“錯了,錯了,以你們之見,街邊那些市井風月之文,讀者甚眾,那不是天下第一妙的文章?”
“文章之道,形而上也,在乎文者之本心,豈能媚俗於讀者,受惑於吹捧者眾也。此非以文教化之道。”
袁宏道不服氣地道:“談及教化,就算沒有下里巴人,百姓不會由陽春白雪而知禮樂,倒不如循序漸進,由下里巴人而及禮樂。”
袁中道亦反對道:“還是陽阿薤露最好,雅者不厭其俗,俗者能見其雅。”
三兄弟各執一詞,說著說著。
突然數道滾雷悶響,狂風席捲,然後噼裡啪啦一陣大雨降下。
車伕道:“三位少爺,雨太大了,前面有個路亭,我們避一避。”
“好。”
一個鄉間路亭裡,許多老百姓們躲在亭內避雨。
袁家三兄弟從馬車上下來,見這些老百姓聚在亭前一告牌前。
這告牌上面貼著好幾張官府公文。
一名百姓念至道:“這是太守所作的勸農文,大夥要不要聽聽。”
眾百姓道:“閒著也是閒著,就聽聽吧。”
袁家三兄弟一聽勸農文,心想官場上這樣文章都是敷衍了事,於是興致寥寥。他們心想這樣公文都是上至下的應用文,淺白無用。不過他們避雨閒著無事,聽著也沒什麼。
但聽那百姓念道,興農之事,在田,在水,在人……
聽了一半,三位兄弟從當初無所謂,到負手踱步,然後各個勃然作色。袁宗道不由失色道:“這文章寫得很好,真不知出自誰的手筆?”
袁宏道也是點頭道:“句句在實,沒有一字堆砌之詞,讀來一片真摯,可聞筆者憂國憂民之心。你們看連這些老百姓,也是聽得入神,為文章所打動。”
這時文章讀畢。
四下裡老百姓已是激動地討論起來,神色激動。
一名老人激動地道:“有這樣的好官,我們老百姓以後不用再過苦日子了。”
“是啊,是啊。”眾老百姓們紛紛言道。
袁家三兄弟看老百姓的神情。
袁中道油然道:“這勸農書看似用詞粗鄙,但實是大巧不工,連愚夫愚婦都能明白文詞,竟也能寫出這等朗朗上口的好文。”
袁宏道道:“文章寫得好是一,但文中為老百姓所謀種種,都不是虛詞,這才是真真打動人的地方。”
袁宗道正色道:“這絕非一般兩榜進士的能文,必乃文章大家的手筆。”
袁宏道忽道:“不錯,天下能寫出這等文章,將陽春白雪唱得人人和之的,唯有……唯有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