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居塞內,韓增等到了確鑿的訊息。
車騎將軍張安世已經班師,他除了在龜茲的都延與尉黎的渠犁以及輪臺等要地留下部分防禦力量外,主力已經開始陸續從西域回撤。
第一批騎兵甚至已經撤入了樓蘭境內。
這讓韓增終於放下了心裡的石頭,同時也對張安世有所改觀。
他最怕的事情,莫過於張安世和歷史上一般,昏了頭,孤注一擲的率軍在冬季的暴風雪之中繼續進軍。
那,韓增就不得不插手此事,去將漢軍帶回河西了。
還好,張安世現在還沒有被逼到絕路。
而跟著這個訊息,一起抵達令居的,還有一個熟人——張安世的副將兼絕對心腹常惠。
常惠的來意,韓增不需要去見就明白。
無非是來交易的。
交易內容也是顯而易見的——大抵應該和張安世目前的困境有關。
左右無非不過是想要利用韓增的影響力,甚至藉助韓增的力量來度過他們面臨的難關。
講道理,韓增也仔細想過與張安世結盟。
顯而易見的,若能借此機會,與張安世聯盟,好處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韓增將獲得一個良好的開端。
至少可以省去他數年的經營時間,完全可以順利的接掌河西,接掌整個對匈奴作戰的事務。
張安世在經營軍方朝政三十餘年,勢力盤根錯節,而且掌握著大量的第一手對匈奴的資料。
這些資料裡,包含了無數他所急需的西域地理、水文、人文以及漠北道路、山川、河流的情報。
這些東西,無疑都是非常寶貴的。
更是需要時間和精力來蒐集的。
其次,便是一旦韓張聯盟達成,那麼至少在未來數年,韓增都不需要再擔心朝堂內有人扯他後腿。
只是……
值不值得?
能不能做到呢?
這兩個問題,韓增一直在思考,所以也就藉故一直沒有去見常惠。
想了差不多三天,韓增才算有了些決心。
但依然不夠堅定。
畢竟,張安世這次這個跟頭栽的實在有些大。
喪師之罪,幾乎可以讓其毫無翻身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