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天氣中,漢軍迫不得已,只好在南河的河曲附近紮下營壘,等待這糟糕的天氣過去。
好訊息是,斥候騎兵報告,在尉黎國發現了匈奴騎兵,而且,數量在兩萬以上!
這意味著,匈奴人沒有選擇放棄,他們還是打算與他一戰。
對張安世來說,這就夠了!
他還是有機會的!
可是,不知為何,張安世的心裡一直有著強烈的不安。
彷彿前路為迷霧所籠罩,充滿荊棘與坎坷一般。
這讓他心情煩躁,情緒波動非常大,有些時候一點點小事,就可能大發雷霆。
此刻,張安世更是紅著眼睛,如同一頭被激怒的公牛,惡狠狠的盯著一封攤在案几上的書信。
書信寫在羊皮上,一個個文字,讀起來幾如尖刺一般,狠狠紮在張安世的心尖上。
若將這信放大,仔細審閱,你很快就會發現,寫信的人有著一筆相當漂亮的書法*//功底,字跡散而不亂,氣勢磅礴,幾有咄咄逼人的意思。
其文字,更是毫不客氣。
開篇就是:匈奴堅昆王敬問漢車騎將軍富平候!
而接下來的內容,每一個字都在叩問著張安世的靈魂。
這些文字就像符咒一般,彷彿有著特殊魔力,張安世只看了一次,就怒火中燒,想要撕碎。
但卻偏生沒有力氣,或者說有著抗拒撕碎的理智。
關鍵是,這書信並非只送到了張安世面前。而是像天女散花一樣,被人送到了全軍上下。
這對張安世而言,簡直是致命一擊!
“李陵,汝這豎子!”他低聲咆哮著,拿著眼睛,審視著大帳內外,看每一個人都彷彿帶著些提防。
那封信裡,李陵爆了無數料。
不止提及了他的父親和兄長的隱秘,還提到了他本人的許多隱秘之事。
爆料就算了,也傷不到人。
關鍵是,信裡面李陵不止對張安世的為人和私德進行了攻擊,更將重點放在了張安世的領兵才能之上。
特別是重點強調了‘將軍不過都尉之才,奈何漢主拔苗助長為之’,又說‘今漢主撥亂反正,將軍無才無德之性,盡顯無疑,陵深為將軍恥也’。
一邊陰陽怪氣的冷嘲熱諷,一邊不懷好意的挑撥離間。
若在以前,這種程度的調侃和挑釁,張安世只當看了一場小丑戲,壓根不會放在心裡。
現在不同,雖然自己是軍方的二號人物,僅次於丞相霍光,但是,軍區制劃分後,他這位車騎將軍再無半點實權。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於是人心思動,除了少數死忠外,其他校尉都尉,都起了跳槽的心思。
更對張安世不利的是當前的局面。
正如李陵信裡所言:勝,將軍不過一卒子而已,敗則死矣。
“車騎將軍……”鄭吉急匆匆的趕到帳中,來到張安世身邊,看著他
的神色,便明白了這位車騎將軍被打擊的不輕,連忙勸道:“將軍切勿動怒,以免中小人之計!”
李陵的信,傳的到處都是,鄭吉自然也看過了。
憑良心說,李陵的信寫的不錯,其挑撥離間之心,更是溢位紙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