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是劉病已> 第一百二十二章 :考舉(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二章 :考舉(五) (3 / 5)

舊的貴族體系被徹底毀滅,而新的貴族政治卻還在襁褓裡。

漢初的功臣徹侯們,到了如今甚至都開始步入衰亡。

平陽侯曹參的家族三代單傳,這一代的平陽侯曹真劉詢前世見過,是個十足的文弱書生,而且身體並不好。平陽侯這一系還算好的了。

瓚候蕭何的後代就是個悲劇,過去十一年,瓚候的位子換了四個人。

留候張良的後人就更慘了,太宗孝文皇帝時就奪去了封爵,削為庶民了……

帶頭大哥如此,小弟們混的也不是很好。

舞陽侯樊噲的後代在平滅諸呂的過程中不小心成了犧牲品,太宗孝文皇帝好心給他找了旁系子弟過繼過去繼承香火,但奈何人家不爭氣,居然被人戴了頂綠帽子,等那位舞陽侯死後被人揭發,於是,舞陽侯成了歷史。

基本上,絕大多數的徹侯們,都是些米蟲,不足為懼。

更重要的是,他們手裡沒兵……

槍桿子裡出政權,槍桿子裡出聲音。

沒有槍桿子,就沒有發言權。

更何況,這科舉現在進行明明是對貴族的保護!

要知道,此時可是用竹簡來記錄知識的時代,竹簡笨重、抄寫困難而且儲存不易。

這就意味著,一般的窮人想要獲取知識,難度比之隋唐是幾何式上升的。

因而,實際上知識是被貴族壟斷的。

像是許多後世隨便可見的典籍,譬如《詩經》《論語》《尚書》,此時全部是被私人所霸佔,藏在家裡的,而且大部分是殘卷。

真實的歷史上,原本的劉詢能在史書上留下名字,是因為他參與了對《詩經》的搶救與保護!

再者,讀書也是要成本的,沒有足夠的家底,幾個貧民能供得起一個人脫產讀書?

所以呢,所謂的科舉,真的施行天下的話,那麼必然是貴族豪強的盛宴,跟平民基本沒關係!就算偶爾漏出幾個平民中了,那不也無傷大雅嗎?

最最最重要的一點是——經過呂氏亂政,諸侯大臣再反撲,再接著劉詢的祖父劉恆害怕功臣們功高震主,玩了一手漂亮的傳接球,把陳平、周勃統統趕回封國,前後三次清洗,直接導致了一個令所有徹侯們恐懼的惡果他們在朝廷中竟然沒有了代言人。

所以可以扼制地方勢力的中央權貴們,已經無法依靠。

而當朝廷沒有了這些人的代言人後,後果開始顯現。

當官?沒他們的份!

各地郡守、各諸侯國的監督大臣、丞相、太尉這些有權有勢的位置,基本沒他們的份!

想撈錢?廷尉的屠刀正愁沒沾血呢!

漢室對於徹侯犯法基本上是抓到了就絕不輕饒的原則,動不動就粗暴的廢除封國。

像是後來孝武皇帝做了天子,藉口貴族們因為供奉給先人和宗廟的黃金成色不足,大開殺戒,一口氣擼掉了一百五十位列侯的爵位,統統貶為庶民。

從這些事情就能看出來,漢室根本就沒有所謂門閥的生存土壤,有的不過是肥羊跟米蟲。

至於地方上的豪強,那就更是個笑話了。

漢室開國至今數十年,但是真正天下安定的時間才二十幾年,漢太祖劉邦甚至當皇帝都在不斷的領兵征討叛亂的異姓王,呂后時期才開始慢慢安定下來,等到平滅諸呂,這漢家江山才沒有太多動盪,躲進深山躲避戰火的難民才開始下山安居。

短短二十幾年時間能產生個什麼樣的地方豪強出來?

很淺顯的一個證據就是郅都就任濟南郡守,上任之後先把郡內的大戶人家碾壓一遍,結果殺得人頭滾滾,卻連聲抗議都沒有,濟南郡甚至因此大治,達到了路不拾遺的地步!

正是基於這些認識,劉詢才敢在此時推行科舉。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