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是劉病已> 第一百二十二章 :考舉(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二章 :考舉(五) (2 / 5)

但這些人中的絕大部分都沒有可能獲得舉薦,從而出任官僚。

於是,這些人有的選擇停留在各地諸侯王的王宮附近,以希望能獲得諸侯王的看重,從而實現夢想。

野心更大的,就直接來了長安,停留在長安,形成了長漂群體。

但是,居長安大不易。

想在長安生存下來,那可是需要毅力的。

舉個例子,後來著名的勵志故事的主角朱買臣,曾經就是長漂的一員,他在沒發跡前,在長安怎麼活下去的?

史書記載,朱買臣甚至一度要靠在長安的老鄉們施捨才能活下來。

另一位孝武皇帝朝的大臣公孫弘也曾是長漂中的一員,不過他運氣好,沒混多久就碰上了建元新政,撈了個官當。

主父偃也當過長漂,但比公孫弘慘了點,還是靠著投靠衛青,才不至於被餓死。

這些都是混出頭的,那些沒混出頭的人,無疑是悽慘的。

像朱買臣,要不是碰上了老鄉嚴助幫忙,他估計一輩子都出不了頭。

絕大部分的長漂,據劉詢瞭解,大部分都是在長安靠著給人抄寫書信,做些雜事,勉強維持生計。

這些人在長安流連不去,每天抄寫完書信,做完雜事,湊到了幾天的伙食費後就出門,在各個公侯親貴大臣的府邸門口投遞他們寫的詩賦、策文。

希冀著能得到某位貴人看重,從此青雲直上。

一個最好的例子就是不久前會稽人嚴忌靠著幾篇詩賦成功的打動了故梁王劉武,躋身為梁王親信,還被授官。

而通常,每每傳出這樣的好訊息後,就刺激著那些本來都快堅持不下去計程車子們,咬著牙齒,繼續堅持留在長安。

因而,劉詢並非是一時衝動,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種種細節與方面早在前世就經過無數次推敲。

但是,劉詢卻不得不重視這幫人的感受。

原因很簡單,能有資格來長安,做個長漂的,最起碼都是地方上的小地主階級。

否則,他們連函谷關都進不了!

這些人長期困局長安,過著窮苦的日子,時間久了,難保不對漢家皇室產生怨恨。

作為天子,一兩個小小地主的怨恨,自然算不得什麼。

但是假如是一千個一萬個呢?

漢室自立國以來,就飽嘗人才匱乏的苦惱。

沒有足夠的人才就等於沒有足夠的官吏,沒有足夠的官吏來治理地方,所謂的中央集權就是一

句空話。

可這人才不會平白無故從天上掉下來,就算能從天上掉下來,作為天子,他又怎麼知道對方是有真才實幹的真能人還是濫竽充數的庸才?

漢室立國數十年以來,為了解決人才匱乏的問題,自劉邦開始,歷代天子都是傷透了腦筋。

什麼給地方下死命令必須完成一定數量的舉薦任務之類的辦法都用盡了,可朝堂上來來去去的大臣卻還大都依舊是老面孔或者官二代,從底層爬上來的少之又少。

考舉出現無疑,這對於漢家的江山來說不是一個好訊息!

首先,可以絕對肯定的一點是,門閥政治在現在已經粗具規模,馬上要破土而出。

雖然,早先的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列國政治門閥豪強大族,被秦國的統一戰爭跟秦末的群雄逐鹿給摧毀的一乾二淨,連跟毛都沒剩下來,以至於前世劉彘做了天子,想要找個姬氏的嫡系血脈都不容易。

再者,劉邦底定天下,分封功臣,至今不過數十年。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