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軍停住了前進的腳步,這時,對面的江東楚軍也已漸漸行來,為首一員戰將,一身銀鎧,手拿大戟,馭馬來到近前,拱手道:“你們可是九江來的?”
李聖用見對方如此問,不由拱手回道:“在下李聖用,九江特使,前來拜見項梁大將軍。”
“我是項羽,奉叔父之令,前來迎接你,你跟我走吧。”項羽朗聲大笑,隨即命令軍士列陣相迎。
此時的郡守府,項梁已快馬歸來,此時他走進府衙,曹無咎等人已等候多時,見項梁歸來,眾人紛紛起身,給項梁行禮,項梁笑著擺擺手:“諸位都坐下吧。”
項梁也來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這時,大家紛紛入座,此時,屋內很靜,所有人都沉默不語,不知過了多久,曹無咎最先開口說道:“梁公,聽說,九江的使者到了?”
項梁點頭笑道:“恩,我已經命羽兒去迎接了,再過一會,應該就能到吳縣了。”
得到準確答覆,曹無咎輕嘆一聲,他憂心忡忡的看著項梁,沉聲道:“梁公,我很擔心九江來投的誠意,畢竟……”
曹無咎沒有說下去,他也知道,九江來投,有可能是真的,但也有可能,只是刺探江東的虛實,進而謀劃偷襲江東,不過,前者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
略作思索之後,項梁笑道:“不久前,莊兒曾送來書信,明言,九江郡鄧宗相投,可信度很高,讓我們不要放棄這次機會,我也認為,只要穩住九江郡,把他們拉入麾下,我們北上的阻力會小很多,至少,我們不用浪費過多的時間去蕩平九江郡。”
說到這,項梁又看了看曹無咎,安撫道:“這件事,我們也別過早下定論,還是要等使者到了,才能見分曉。”
曹無咎也點點頭,他似乎有些過於敏感了,也許,九江是真心來投,如果一味猜疑對方,反而不利於兩國和談。
就在曹無咎和項梁再次陷入思索的時候,一名府兵急奔而入,拱手道:“梁公,項羽將軍回來了,此時,九江使者在府外等候。”
項梁精神一振,立刻令道:“快,帶他進來。”
很快,李聖用和項羽一起走入大堂,上面,項梁等人已起身相迎,李聖用趕忙躬身施禮:“在下李聖用,九江郡鄧宗麾下主簿,見過項梁大將軍。”
“李將軍不必客氣。”項梁笑著迎了上來,單手托起李聖用,指著一旁的客席道:“咱們坐下聊。”
幾名府兵送來了幾杯熱茶,分別放在眾人面前,離去後,客堂的門被關上了。
項梁拿起茶杯,輕抿一口,笑道:“不知道李將軍這次來江東,是為了何事?”
見項梁問起,李聖用放下茶杯,略作思索,整理心中言辭,片刻後,李聖用朗笑道:“不知梁公此時對中原的戰局,瞭解多少?”
項梁不曾想,李聖用會忽然提起中原戰局,他略顯詫異,嘆道:“江東之地,偏遠之邦,資訊流通不暢,還請李將軍與我說說。”
見項梁如此說,李聖用只得拱手笑道:“那好,我就先說說,函谷關一戰。”
李聖用彷彿身臨其境一般,他此時已起身在屋內徘徊,用心回憶著他說聽說到的每一個細節,口中緩緩說道:“自從周文在陳縣出發,沿途徵兵買馬,聲勢浩大,最多時兵力達到四十餘萬,他們踏破函谷關,函谷關守將楊熊倉皇逃竄,隨後,周文兵過胡地,沿著渭河,一路西進,直奔咸陽而去。”
話說到這,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在李聖用身上,此時,李聖用長嘆一聲,緩緩道:“誰知,周文抵達戲地的時候,突遭秦將章邯的襲擊,大敗而逃,隨後,章邯率領四十萬大軍,一路追擊,直出函谷關,在澠池大敗周文,周文不得已,自刎以謝天下。”
說到這,李聖用的目光在眾人身上游走一圈,這時,他又道:“隨後,章邯與三川郡守李由聯合,打破吳廣軍,吳廣陣亡,而此時,據我所知,章邯已揮兵南下,直逼陳縣,如果不出意外,張楚國很難逃過此劫。”
說到這,李聖用把話頓住了,他看了看項梁,嘆道:“也正因張楚國氣數已盡,西楚之地搖搖不穩,我家將軍鄧宗,恐楚國再次走向滅亡,特命我來江東,向項梁大將軍請命,希望大將軍能夠收納我們江東軍,一起匡扶楚國,抵抗秦軍。”
李聖用僅用短短數語,把中原之戰說的活靈活現,他又把鄧宗來投的原因說出,此時,項梁已不再質疑鄧宗來投的誠意,他放下手中茶杯,安撫李聖用道:“既然鄧將軍有意歸附於我,我又怎能虧待你家將軍,從今天開始,我將正式接納九江軍,命你家鄧將軍仍然鎮守九江,暫代郡守一職。”
說到這,項梁看了看曹無咎,曹無咎此時也在注視著他,微微點頭,項梁才繼續道:“他日,我若揮兵北上,一定會派人通知你家將軍,那時,希望九江軍能夠全力相助,我們共同匡扶大楚,推翻暴秦!”
“願為項梁將軍效力。”李聖用也拱手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