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庸卻沒有理會賈復,只冷冷問道:“他說的,可是真的?”
“決……絕無此事!”賈復有些慌張,李庸再次看向城下,城下,鼓聲轟鳴,呂臣的軍隊已開始列陣,戰爭即將打響,這時,他在看向賈復,賈復已慌忙向城下逃去,這一刻,李庸終於知道,賈復的確殺了曾經的張楚王陳勝。
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正與邪,但李庸卻不得不向呂臣屈服,此時,他已向屬將喝令道:“掛白旗,開城門!”
城下,呂臣正在誓師,他告誡所有將士,為張楚王報仇,將士們憤慨激昂,紛紛響應呂臣,準備攻城的一剎那,城門緩緩開啟,城樓上,白旗飄飄,呂臣身旁,晁開濟提醒道:“將軍,機不可失,可速入城!”
“為張楚王報仇!殺進去!反抗者,殺無赦!”呂臣揮劍前指,張楚軍一擁而上,向陳縣內擁入。
賈覆被百餘名張楚軍捆綁,押到了呂臣面前,此時,呂臣已經控制了整個陳縣,李庸也願意歸降呂臣,效忠麾下,百姓們得知陳勝已死,有的感慨,有的默哀,也有的,暗暗高興。
“賈復,大王的屍骨在哪裡?”呂臣此時已持劍在手,橫在賈復脖子上。
“在……在碭山,我……”賈復話沒說完,呂臣右手用力,銅劍劃過,鮮血迸射,賈復死在了血泊之中。
清晨,呂臣命李庸守城,自己親自帶領五百餘人,趕往碭山,脅迫那日參與誅殺陳勝的親衛,找到了陳勝的屍首,已王禮下葬在碭山,立碑之後,呂臣方才趕回陳縣。
。。。。。。
大雪漸漸融化,從敖倉輸送的補給也抵達了許縣,章邯在休整半個多月後,終於決定,繼續進兵,此時,兵馬行到南頓的時候,有急卒直奔中軍而去。
“大將軍,陳縣守將賈覆被誅,陳縣再次進入備戰狀態。”一名斥候拱手說道。
章邯略顯驚訝,他不禁喝問道:“具體細節,探聽到了嗎?”
斥候點頭,拱手道:“聽說,是呂臣從南陽帶兵東進,在行到南頓的時候,得知陳勝被殺的訊息,誓師直奔陳縣,逼//迫都尉李庸開城投降,並斬殺賈復。”
章邯聽後,不由大恨,賈復曾向自己示好,想要歸降自己,如此,陳縣可兵不血刃收回,這是一次機會,但呂臣的東進,賈復的死卻打亂了自己的計劃,想到此,章邯不由恨道:“向陳縣進兵!”
幾名傳信兵得令,將章邯的命令向各軍傳達,此時,斥候也拱手離去了,本以為可以無憂收復陳郡,卻橫空殺出一個呂臣,章邯恨得牙都要咬碎了。
一旁,司馬欣長嘆一聲,他馭馬來到章邯身旁,嘆道:“大將軍,我們此時,還不能東進。”
“這是為何?”章邯詫異,回頭凝視司馬欣,司馬欣見章邯被憤怒衝昏了頭腦,不由嘆道:“聽聞,宋留率軍直//插南陽郡,此時已向武關進兵,若武關失守,大將軍即使收復陳郡又有何用?”
說到這,司馬欣頓了一下,他在給章邯思考的時間,片刻之後,司馬欣繼續說道:“武關失守,關中危矣,秦國若滅,大將軍將是千古罪人,即使平叛有功,也無法抵消亡國之辱,還請大將軍明察。”
司馬欣句句切中要害,章邯感覺,後背都被汗水濡//溼,此時,他已冷靜下來,看著浩浩蕩蕩,行進的秦軍,章邯知道,收復陳郡,不急於一時,關鍵是,關中必須安穩,自己才無後顧之憂,一心剿匪。
想到此,章邯看向一名傳信兵,令道:“傳令,大軍調頭,渡汝河,從上蔡轉道,去南陽!”
。。。。。。
陳縣城頭,呂臣已經好幾天不曾閤眼,每日親自來城頭巡防,督促將士,嚴加防守。
這一日,正在呂臣巡視的時候,一急卒來報,秦軍已浩浩蕩蕩,向西進發,有可能是取南陽了。
這一訊息讓陳縣上下軍民沸騰了,禁嚴數月之久的陳縣終於開啟城門,讓百姓自由出入,一時烽火連天的陳郡,再次平靜下來。
次日清晨,呂臣出榜安民,曉示大眾,張楚國不會就此滅亡,他將替代陳勝,繼續自立陳郡,號為張楚王。
【本卷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