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兵進陳縣的訊息已鬧得沸沸揚揚,各城各縣匪軍,紛紛自守,土木皆兵,唯恐秦軍下一個目標,就是自己。
但也有為了張楚國而付出一切,率軍援助陳縣的忠臣,偏將呂臣就是其中之一。
此時,他率領麾下兩萬兵馬,從南陽一帶向陳縣進發,企圖以羸弱之師,解陳縣之圍,雖然聽起來幼稚,但實際上,這是一種大義。
可呂臣心中也十分清楚,想要已兩萬之師,擊潰章邯的五十萬大軍,絕對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呂臣真正的目的,是保護陳勝,哪怕,將陳勝解救出來,再立都城,張楚國也會自此延續下去。
此時,軍隊已行進到陽城,這裡,是陳勝的家鄉,陳勝也是離開這裡之後,在大澤起義,才有了今天的張楚國。
但大雪連綿,滿地積雪,呂臣仗著輕兵急進,才能在雪地中行進,不耽誤過多的行程,但秦軍軍資浩大,又剛剛大勝,藉著雪天,在許縣貓冬,等待時機。
此時,已有潰卒陸續逃到陽城一帶,呂臣也從潰卒口中得知,陳縣形勢岌岌可危,必須儘快趕往陳縣。
在陽城休整一天後,呂臣下令,撇棄一切物資,每人攜帶半月乾糧,急速向陳縣進軍。
半月後,呂臣的軍隊從上蔡渡汝河,此時的汝河已經結冰,軍隊徒步渡河,很快便來到南頓,這裡距離項縣,僅十餘里的路程,半日便可抵達,但一個讓呂臣震驚的訊息,卻傳遍了呂臣軍中。
張賀早在半月前,便已大敗,戰死軍中,陳勝出兵增援張賀,卻被車伕賈復殺死,此時,賈覆盤踞陳縣,自立一隅。
但還有一個說法,賈復已經投降章邯,只因大雪封道,章邯才會駐軍許縣,但這幾日,大雪開始融化,道路漸漸恢復通行,章邯隨時會出兵陳縣,收復陳郡之後,轉戰齊國。
各種說法,眾說紛紜,但陳勝已死的訊息,著實讓呂臣震怒了,震怒之餘,呂臣更多的,是懊惱,懊惱自己輕兵急進,此時困在南頓,沒有糧草補給,若不能找到根基,呂臣無法再回軍南陽。
正在呂臣焦慮不安的時候,主簿晁開濟來到呂臣身旁,他輕掠鬍鬚,冷笑道:“將軍在猶豫什麼?”
呂臣被打斷沉思,他凝視晁開濟,詫異道:“先生所指何事?”
“陳勝王冤死陳縣,張楚軍群龍無首,賈復隱藏弒主真//相,控制陳縣,賣國求榮,企圖投效秦軍,這些,不正是最好的藉口嗎?”晁開濟冷笑道。
呂臣陷入了沉思,晁開濟的話不無道理,眼下,自己已無路可退,就這樣回到南陽,糧草從何處支付?即使有糧草,自己就這樣白來一趟陳郡,寸功未進,只因陳勝已死,便偃旗息鼓而去,將士們會支援自己嗎?
考慮許久,呂臣終於下定決心,他目光炯炯的看著晁開濟,嘆道:“先生之言,讓我茅塞頓開,我知道該怎麼辦了。”
三天後,呂臣的軍隊在陳縣南門擺開陣勢,戰鼓轟鳴敲響,近百架臨時製作的雲梯擺列開來,每架雲梯旁邊,都站有百餘名士兵,戰爭一觸即發。
城樓上,李庸焦慮不安,他也曾有耳聞,賈復可能已經殺死陳勝,向章邯求降,但一切沒有證據,李庸便置之度外,只要秦軍不兵臨城下,他便不去戳穿此事。
可他萬萬沒有想到,這件事會被呂臣抓//住話柄,興兵來伐,雖然呂臣兵力不多,僅有兩萬餘人,但呂臣名正言順,而自己,七千守軍能否守住陳縣呢?
李庸闇自懊惱,後悔,讓他心中游移不定,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時,城下,鼓聲越來越響,旗門開處,一人身穿皮甲,走出陣列。
那人是呂臣,此時,他搭起眼簾,雙目緊緊凝視城上,看著也同樣望著自己的李庸,呂臣馭馬向前走了幾步,吶喊道:“城上的聽著,我們興兵而來,不為別的,只為給大王報仇,你們可交出兇手賈復,我們保你們不死,還可以共同抗擊秦軍。
城頭上一片譁然,士兵們皆暗暗討論,這個曾經風靡陳縣的謠言,是真是假?難道,陳勝王真的死了嗎?
就在城上一片譁然,議論紛紛的時候,賈復帶著百餘名親隨,走上城頭,他發現了城頭上,眾人的目光中,帶著一絲殺氣,他心中不由一顫,冷冷道:”李都尉,這是怎麼回事?“
李庸此時,已冷視賈復,伸手向城下一指,恨道:“你自己向他們解釋吧。”
賈復略顯詫異,他探頭向下望,卻看見,同樣是張楚國旗幟,但下面的將領,他不認識,乃冷聲喝問:“哪路兵馬?”
呂臣身旁,一名曾經跟隨陳勝的親衛指著城頭道:“他就是賈復。”
呂臣雙眼圜睜,看著城頭,大恨道:“賈復,你這個背主求榮的狗賊,若尚有良//知,可自刎以謝天下,我可留你全屍,否則,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賈復聽後,心中略顯慌亂,他不由看向一旁的李庸,急道:“快,放箭射死他!”